tonyng 發表於 2017-6-7 22:53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17-6-7 23:16 編輯

ryandroid 發表於 2017-6-6 01:17
香港至東涌8分鐘1班
香港至青衣8分鐘2班(1班去青衣,1班去東涌)
即係所謂4分鐘1班

根據手上的數據,目前AEL+TCL最高營運班次為每小時22班: 
東涌線每小時16班 (平均3.75分鐘一班),當中包括6班青衣短棍。
機場快線每小時6班 (10分鐘一班)

除了供電因素之外,現時東涌線青衣至香港段的班次主要是受制於
列車的數目及香港站的調頭方式,若就信號系統及路軌配置而言,
東涌線目前可以加密到每小時18班 (平均3.33分鐘一班),但必須
全數16抽列車均投入營運才可達至此班次。換言之,如果提升
供電系統及額外增購幾抽新車,東涌線是有加多兩班車的條件。
機場快線方面,則因單月台運作而限制了班次。

而AEL+TCL的終極班次為每小時32班:
 東涌線每小時24班 (平均2.5分鐘一班),當中包括8班青衣短棍。
機場快線每小時8班 (7.5分鐘一班)


至於如何才可以將AEL及TCL均達致終極班次呢?就是要把機場快線
2號月台投入服務,以及延長東涌線香港站西面的越位隧道及路軌,
並增設交叉波口作調頭之用。按目前規劃而言,應該會留待興建
北港島線的時候才可一併解決。

20160424 發表於 2017-6-8 18:30

先逼爆果區大量殖民從而製造交通同就業問題,然後就可以將發展絕對合理化,此乃政府一貫技倆,為配合東大嶼發展,必需先係東涌同大西北瘋狂殖民

MMMMM 發表於 2017-6-8 18:39

tonyng 發表於 2017-6-7 22:53
根據手上的數據,目前AEL+TCL最高營運班次為每小時22班: 
東涌線每小時16班 (平均3.75分鐘一班),當中包 ...

機鐵應無2號月台了,因為國金二期已經佔用了通往該月台路段了

ryandroid 發表於 2017-6-9 22:51

MMMMM 發表於 2017-6-8 18:39
機鐵應無2號月台了,因為國金二期已經佔用了通往該月台路段了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41993&pid=1336870
好多年前有師兄講咗2 號月台個情況
理論上只要起咗調頭隧道就可以開返2號月台

hokachung 發表於 2017-6-10 23:25

MMMMM 發表於 2017-6-8 18:39
機鐵應無2號月台了,因為國金二期已經佔用了通往該月台路段了

如果係真嘅話,「東涌綫仲有得加班」應該係世紀大騙局

tonyng 發表於 2017-6-10 23:59

hokachung 發表於 2017-6-10 23:25
如果係真嘅話,「東涌綫仲有得加班」應該係世紀大騙局

就算機快真係冇得加,亦唔代表東涌線冇

honwai1983 發表於 2017-6-12 19:34

提升供電系統不難, 但九龍至香港站AEL + TCL 混雜最大問題,
有沒有方法完全分開 (AEL + TCL 九龍至香港站) 四線行駛?

GU9338 發表於 2017-6-12 22:46

honwai1983 發表於 2017-6-12 19:34
提升供電系統不難, 但九龍至香港站AEL + TCL 混雜最大問題,
有沒有方法完全分開 (AEL + TCL 九龍至香港站)...

舊文有討論過 , IFC 附近已經無足夠空間擴做四綫

20160424 發表於 2017-6-14 13:16

東大嶼新界北擬開拓兩策略增長區 申撥款研鐵路幹道需求 2017-6-14

頭條日報

為配合本港長遠發展需要,當局計畫未來在東大嶼都會及新界北開拓兩個策略增長區,準備為此向立法會申撥9240萬元,展開一項名為《 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研究會檢討全港鐵路網絡在未有新策略增長區的情況下,由2031年直至2041年的表現,當中包括西鐵線,並建議所需措施以應付未來的運輸需求,亦會因應「香港2030+」規劃研究的策略土地規劃建議,探討與兩個策略增長區相關的鐵路基建佈局。

當局亦打算根據直至2041年的規劃數據,檢討全港主要幹道在未有新策略增長區的情況下,由2031年直至2041年間的交通情況,以建議相應的主要幹道項目或道路改善項目,和評估建議項目的緩急先後次序。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由於運輸基建項目所涉及的工程複雜及龐大,按照以往推行大型運輸基建項目的經驗,由前期規劃至通車,一般需要經過勘查研究、詳細設計研究和施工5階段,預計需時10多年;為使大型運輸基建能配合土地發展的需要,政府有需要為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盡快進行前瞻性的策略性研究。

倘若獲得立法會財委會批准撥款,當局計劃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展開顧問遴選及招聘的工作;路政署計劃在明年第二季展開鐵路部分的研究,以期在2021年第三季完成,而運輸署亦計劃在明年第二季展開主要幹道部分的研究,以期在2020年底完成。

20160424 發表於 2017-6-14 13:21

另一篇明報報導,若睇初步圖,政府係以新界西北為起點,新鐵路以東涌東為總站機會較低
明報新聞
https://fs.mingpao.com/pns/20170614/s00046/5a8591bccf51cb78b76234ff8aab949c.jpg
【明報專訊】運輸及房屋局昨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申請9240萬元撥款做《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當中表明西鐵線至2031年後仍會出現擠迫,故需研究是否興建新鐵路,接駁新界西北至市區;另亦會研究是否興建「第5條過海鐵路」,由新界西北經規劃中的東大嶼都會,接駁至港島西區。



隨着政府去年公布「香港2030+」規劃遠景,提出發展新界北新發展區及東大嶼都會,運房局指有需要探討2030年後的鐵路及主要幹道需求,並按局方掌握最新截至2041年的規劃數據,為2030年後的鐵路方案做好規劃。
或重研「屯九鐵路」方案
當局在文件中稱,即使在2031年前完成3個與新界西北有關的新鐵路項目,包括北環線及古洞站、屯門南延線和洪水橋站後,西鐵線在早上繁忙時間仍會出現擠迫,故今次研究重點之一是探討西鐵線改善方案。當局引述規劃署最新預測指出,新界西北人口在2030年後會有顯著增長,當局需就有關的運量需求,研究是否興建新的重型鐵路,由新界西北接駁至市區。過往由地區人士提出由屯門經深井接駁至荃灣的「屯荃鐵路」,甚至進一步接駁至南昌的「屯九鐵路」或有機會重新研究。
另外,針對兩個長遠落成的東大嶼都會及新界北新發展區,當局稱,研究會同時探討相關鐵路及主要幹道接駁情况,並就鐵路及主要幹道走線展開初步工程技術評估。當局構想圖披露,會研究設立「南北運輸走廊」,由新界北新發展區接駁至荔枝角一帶,並可興建延伸走廊接駁至東大嶼都會;新界西北方面,則研究設立「西部經濟走廊」,由洪水橋新發展區經東涌新市鎮及大嶼山,接駁至東大嶼都會及港島西區。若全部構思成事,本港將有機會出現第5條過海鐵路。
當局稱,若撥款獲財委會批准,估計於今年底或明年初聘請顧問研究,預料整項研究於2021年第三季完成。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說,以現時環境下,由規劃一條全新鐵路至建成需時最少15年,因此目前是時候展開研究。他指西鐵線至2030年以後都會面對嚴重擠迫問題,但目前當局未知東大嶼都會計劃會否成事,因此需整體檢視在新界西北興建兩條新鐵路接駁至市區的可行性,他個人就認為兩條新鐵路都有需要興建。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可持續大嶼藍圖》相關鐵路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