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年輕鐵專區要包括青山灣、小欖、大欖等地方
輕鐵專區除了包括有輕鐵服務的地區外,更包括了一些輕鐵不能到達的鄉郊地方,包括凹頭、青山灣、大欖等地方。但是大欖等地方已經遠離輕鐵服務範圍,為什麼要劃入專區?這樣已經令到乘客嚴重不便(最荒謬的情況就是不可在沒有輕鐵服務的掃管笏直接乘搭53前往沒有輕鐵服務的廈村,而須乘搭經常客滿的521接駁巴士,前往屯門市中心轉乘輕鐵、於洪水橋再轉乘657接駁巴士前往廈村)。而同樣的情況的凹頭,最初前往元朗西亦必須乘搭658接駁巴士前往元朗東,再轉乘短程輕鐵前往,但此段路很快被剔出專區,可以乘搭54、64K、76K及77K等原有服務。會唔會係輕鐵考慮延長到荃灣 八十年代設定輕鐵範圍,是想將原輕鐵(包括擬定延長的路線)範圍全交由九鐵處理。
所以九鐵當時將範圍設定為坳頭<>大欖。
當中有些輕鐵延線至今仍沒有興建,如何福堂站後有預留位經青山公路至三聖,再經青山公路至掃管芴(愛琴海岸以南的空地原為輕鐵掃管芴總站的掉頭處)
當時亦未否定荃屯鐵路,故設定以保障輕鐵客源並沒有問題。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