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 發表於 2017-7-30 17:10

[學術討論]個別巴士路線加價可行性

巴士公司申請加價,都是接近全部路線加價,
雖然一視同仁,但對於有錢賺路線都要加價,
是另一種不公.

相反,小巴路線加價,可以按個別路線或組合,
相對地多D彈性,減少對乘客影響,蝕本路線加
價可維持服務水平.

考慮因素:

1.加價機制是否自動啟動?以什麼做前提?蝕錢?
2.載客率?如載客率不達標,是否可以先減班,減無可減才加價?
3.加價幅度?以收費等級表上限作封頂?
4.什麼路線不能加價?例如行經獨市路段,沒有其他相同替代品?
5.已到收費等級表上限,加無可加,點算?重組?

雖然以上問題本人沒有100%絕對答案
但本人認為,一個合理的機制,對巴士公司和乘客都公平
對政客組織而言,反對路線重組,增加了代價,減少為反而反的問題

HT408 發表於 2017-7-30 17:11

小巴加價都係一次過接近全公司加曬

YY487 發表於 2017-7-30 20:29

YoungMan 發表於 2017-7-30 21:43

城巴10,70,118未有按憲報最高標準收費,理論上可馬上加價

kitarolo 發表於 2017-7-30 22:04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7-7-30 22:06 編輯

假設有得公投同運吉唔阻撓
應該唔少長途線嘅乘客,願意
加價嚟換取加車(增加有位坐
嘅機會)好過計劃中嘅留位服務,
但巴士公司請唔夠司機亦係問題。

另一角度講,開新線只要
出咗0.1公里就收盡下一級
嘅問題,我係建議多劃一兩級
解決(#3例子……277E都出咗
35公里,但北區願配合重組,因此
無收到盡)如回應返樓主提問,我
建議距離收費表上限越遠,每次調升
百分比就較高,開線就去到上限只有
成個收費表修改先有得加。因為要拗
是否「獨市」或代替/轉乘方案總有人
唔滿意,多客嘅線亦唔一定盈利高。

當然加價幾多百分比而加到
幾多車就有排傾……樓主提到
收費表問題,最經典莫過於E43
方案,就算不到GTC都希望行經
欖隧但收24蚊唔洗轉嚟轉去,且
唔太影響A43客量,就係因為收貴
啲試辦幾班都唔得。

Choi 發表於 2017-7-30 22:11

或者開貴價線,特快線,醫院線,旅遊線等加價也可以。

JC8385 發表於 2017-7-30 22:24

YoungMan 發表於 2017-7-30 21:43
城巴10,70,118未有按憲報最高標準收費,理論上可馬上加價

118?九巴時段減城巴時段加就得;P

YoungMan 發表於 2017-7-30 22:33

JC8385 發表於 2017-7-30 22:24
118?九巴時段減城巴時段加就得

一起加

kay 發表於 2017-7-30 22:42

kitarolo 發表於 2017-7-30 22:04
假設有得公投同運吉唔阻撓
應該唔少長途線嘅乘客,願意
加價嚟換取加車(增加有位坐


其實個別加價有好處
巴士公唔會成日想開貴線

以最近2A/82為例
如果2A/82蝕錢

以乘客角度
可能2A/82加到4.8-5.1

都好過2A/82各減3車比8H收5.1...

但又換另一條線,例如18X
新巴當年話8蚊已經收平左

如果蝕錢又加價,肯定過9蚊

所以個別路線加價,要考慮既野都好多

獨市好似域多利道,43M/971都應該係蝕錢線
有D位無小巴去到,加價就會造成不公,但唔加又蝕錢..

ksmbh 發表於 2017-7-31 01:17

kay 發表於 2017-7-30 22:42
其實個別加價有好處
巴士公唔會成日想開貴線



小巴的加價機制又係怪
加親政府都係話睇過盤數要做落去就要加
但明明好多賺錢線都加
我唔係好信條條都真係營運狀況唔好去加...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學術討論]個別巴士路線加價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