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打你中間數 800-830人3個車箱x4 set=3320人
而家D MLR 11卡坐連企都唔止3320呢個數 唔怪得有裂紋啦 bennq 發表於 2017-11-18 01:36
3卡坐775-963人
當打你中間數 800-830人3個車箱x4 set=3320人
而家D MLR 11卡坐連企都唔止3320呢個數 唔怪 ...
印象中呢個只係第一批車既config,之後再加訂既車已經減少座位增加企位
個問題係本身黃頭載客量既設計上限係幾多呢?
同其他文獻有少少出入。 第一批車本來只有29組遠郊型、16組近郊型,後來加單至61組。 以每平方米7人、每人57公斤計算,Crush load 係─
遠郊型近郊型
載客量頭等普通等普通等
座位32194256
企位549589
總計775845
但係,設計上,預左企位會超載20%。而結構測試嘅時候,總負荷再加左15%。 性能方面,載左750人嘅時候(以近郊型計算,等於每平方米5.87人),全程行車時間(站站停)不應超過34分鐘。正常減速率每平方秒0.88米;最大坡度2.5%;最小半徑150(側線)/160(主線)米。 資料來源─Botham, G. J. M. & McNeil, J. H., 1984. 25 kV electricalmultiple unit for the 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 Proceedings of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98(1), p. 51–61.
bennq 發表於 2017-11-18 01:36
3卡坐775-963人
當打你中間數 800-830人3個車箱x4 set=3320人
而家D MLR 11卡坐連企都唔止3320呢個數 唔怪 ...
兩款車嘅車體結構基本上一樣,只係車廂 configuration 唔同,所以上限係 845 x 4 = 3380人。
如果你用埋企位嗰20%嘅設計餘量,就係 963 x 4 = 3852人。
所以MLR嘅結構理論上能夠應付 321 x 11 + 72 = 3603人。
但係,摩打性能係以每組750人計算, 750 x 4 = 3000人,所以MLR滿載(3750人)時,由尖東上紅磡上得好辛苦。
而且,每人57公斤係三十幾年前嘅標準,早十幾年KCR研究將MLR再翻新時,已經話要改用每人62-65公斤。
好奇一問, 呢款黃頭係咪香港獨有? 全世界仲有無其他有用過? 本帖最後由 bombardier 於 2017-11-21 00:32 編輯
JZ3968 發表於 2017-11-18 23:04
好奇一問, 呢款黃頭係咪香港獨有? 全世界仲有無其他有用過?
電機、行車控制等系統設計同BR近郊型EMU好似,至於其他地方有冇同款~睇黎係香港獨有...但黃頭外型我覺得有參考地鐵白頭m-train
btw,終於知道黃頭廁所位置,多謝樓主分享 :D
題外話,反而白頭個電機系統冇抄到倫敦地鐵列車,以本港載客量一定唔夠力應負。
近親是台鐵EMU100自強號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