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尾北京鐵路新線試乘報告——地鐵篇
本帖最後由 peixm 於 2018-1-8 23:27 編輯2017年12月30日,北京地鐵西郊線、門頭溝線、燕房線正式開通。小弟有幸在開通第一天乘坐了三條線路。
西郊線始發站巴溝站離小弟住處不遠,因此小弟乘坐了西郊線由巴溝開出的“終極首班車”。北京市官方稱其為“現代有軌電車西郊線”。列車採用與珠海有軌電車1號線同款的義大利安薩多有軌電車,只是配色選擇了紅色,個人更喜歡珠海的配色方案。北京西郊線為保證線路儘早通車,絕大部分採用傳統架空線網供電。首班車被掛上了內地新線路、新車型投入服務時常用的“大紅花”。 首班車乘客較少。 由北京地鐵10號線巴溝站換乘有軌電車西郊線需出站換乘,重新計費。西郊線始終運量較小,對緩解每年春秋季旅遊高峰時期香山周邊的交通堵塞作用有限。西郊線全程行車時間31分鐘,行車時速約為20-30km/h。運營西郊線的北京公交集團此前未曾運營軌道交通線路,對運營西郊線經驗明顯不足,開通第三天即發生脫軌意外,對脫軌意外的處置也相當不合理。門頭溝線開通路段西起金安橋,東至石門營。門頭溝線特別之處是在北京首先採用了中低速磁懸浮列車。門頭溝線在北京地鐵系統裡被編為S1線,但北京市郊鐵路亦有一條S1線。 門頭溝線線路不經過門頭溝老城區等人口密集區,沿線主要是一些未完工屋宇,加之目前無法與其他既有地鐵線路實現虛擬換乘,最近的地鐵站為1號線蘋果園站,蘋果園站亦將於年內封閉改造,想乘坐其他地鐵線路最近將需到古城換乘,且計費不連續,因此可以預見,門頭溝線將持續“拍烏蠅”一段長時間。筆者在小園站落車,換乘890號巴士進城,890號巴士作為門頭溝線小園站附近地區之前已有的進城巴士線路,于門頭溝線開通後依舊頂閘,可見門頭溝線目前並未真正發揮其作用。燕房線是這次開通的三條線路中唯一一條接入北京地鐵網路連續計價的。燕房線服務的閻村、星城、房山城關、燕山石化等地區客流密集,鐵路延伸到該處使得該處居民進入北京市中心更為方便。燕房線目前採用4卡列車,月臺已預留增加為6卡編組條件。燕房線為北京首條可無人駕駛的地鐵線路,但開通初期駕駛室仍圍有擋板,駕駛台有人值守。乘客只可通過此孔洞窺視前方,無法實現“前面展望”。燕房線列車在北京首次採用了武漢、石家莊等城市已採用的全彩顯示幕顯示列車位置,將來線路延伸、支線開通後可免去更換閃燈路線圖。燕房線開通後,房山線同步向西延伸至閻村東站。閻村東站為跨月臺轉乘車站,內側路軌為房山線,外側路軌為燕房線。Thanks For Reading~
為什麼這些車廂內外都採用仿港鐵的設計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