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602 發表於 2018-3-29 14:40

巴士水滾

另一篇文中有板友提及以前九巴站頭必備大水箱,而且會有人喺箱內養魚。其實中巴站頭都有大水筒,因舊式巴士採取水冷式引擎,巴士返回站頭後需要入水,而新式巴士改用冷卻液,因此可以取消中途入水安排。

印象中八十年代,好多中巴珍寶上斜路閩都會水滾,係滾到好多白煙由車尾噴出,大煙都好似燒著火咁,其中23(紅棉路)、38(薄扶林道)、80(柴灣道)好常見。但踏入九十年代後就好少發生,係咪中巴改良咗珍寶散熱?

kei_hk 發表於 2018-3-29 17:07

我聽回來的版本﹐站頭水箱主要係 "淋水"去散熱網降溫﹐加快冷卻。

而水箱補水﹐就唔會經常做。
而且水箱水未完全冷卻就補水﹐係十分危險的事﹐司機唔會亂做的。


TankKingEH9697 發表於 2018-3-29 18:30

十零年前新巴就試過司機自行入水淥親
之後就加貼紙唔好擅自加水

btw 新車行電子風扇 比較少水滾 過熱

GD5GD 發表於 2018-3-29 19:00

當年鴨脷洲,中巴91/95行完一轉,刀會翻去淋水

阿偉 發表於 2018-3-29 19:59

以前九巴係新巴果度買果D AA行幾轉211都要淋水降溫

stevensiu 發表於 2018-3-29 20:39

kei_hk 發表於 2018-3-29 17:07
我聽回來的版本﹐站頭水箱主要係 "淋水"去散熱網降溫﹐加快冷卻。

而水箱補水﹐就唔會經常做。


以前好多總站有"水龍王"一職,淨係同巴士入水同幫巴士散熱網降溫

巴士入水有技巧,佢地用一碌竹去扑開個水箱蓋,水滾車一打開個蓋係好似噴泉咁,水同蒸汽係咁噴出黎.

PK9394 發表於 2018-3-29 21:06

本帖最後由 PK9394 於 2018-3-29 21:07 編輯

其實以前珍寶個水箱size都糸細,又無存壓力,效能好低,現今新車d技術做大咗之外,行水片葉又夠多又簿,自然少咗水滾。
加埋而家d車有存壓力。車長吾識程序亂攪隨時變白灼蝦。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士水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