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x
發表於 2018-3-30 20:34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18-3-30 21:29 編輯
284 發表於 2018-3-30 13:58
等車人龍只會倒塞金鐘站,就係特登擺上啲分散人流。
特登擺上啲分散人流??
1888年山頂纜車只是作為半山及山頂的居民交通,
並沒有預知山頂纜車會成為國際旅遊景點,
更沒有可能預知香港會有地鐵站
纜車人龍可以倒塞金鐘站咁犀利??
纜車最高雙向人流量只係毎小時3千人的級數,
根本唔係纜車人流量大,只係花園道站太細,
附近道路又窄又繁忙,真係唔見得咁樣係叫做分散人流,
反而金鐘站一帶隨便都搵到地方起個大花園道站幾倍的新纜車總站
另一問題係因為花園道站一出站就急彎,
令纜車唔可以加卡,雖然依家話搬月台上去,
但依然係太細同不便
纜車總站設在金鐘站的話,可以大幅加卡,
不過鋼纜承受力同延長路線變相減班的問題要解決,
更換承受力更大的鋼纜以作加卡,
同加第二條纜以作4部列車行駛維持班次密度,
唔知有無技術問題??
如果以上技術問題解決,
纜車可以重新兼顧沿線通勤通學的需求,
始終直達金鐘站係有吸引力,
減輕返放學時間半山該區的交通壓力,
至少花園道站(高架化)、堅尼地道站、麥當勞道站使用量都會相當高
LN9267
發表於 2018-3-30 21:24
Kaix 發表於 2018-3-30 20:34
特登擺上啲分散人流??
1888年山頂纜車只是作為半山及山頂的居民交通,
並沒有預知山頂纜車會成為國際旅遊 ...
雖然現在政府把山頂纜車由運房局改為商經局管轄,但山頂纜車在白加道是獨市位。我見不少工人坐山頂纜車在白加道落車,如果好像師兄所說,起碼顧及這些乘客。
Kaix
發表於 2018-3-30 21:51
Hongkonger 發表於 2018-3-30 15:03
應該高架化伸延至天星碼頭,串聯有遊客面向的交通工具,
設中環站(美利道/遮打花園)及天星碼頭站兩站 ...
原意係好,但一來延長的路線太長,
即使加多條纜行4部車都只能勉強維持現有班次
二來路線其中一端平路過長,
現時下山車廂的地心吸力能協助拉另一車廂上山,
路線一端過長的平路會破壞此平衡,
令耗能大増及加重鋼纜大輪摩打的壓力
三來高架橋穿過遮打花園同進入海旁會嚴重影響景觀
Kaix
發表於 2018-3-30 21:58
LN9267 發表於 2018-3-30 21:24
雖然現在政府把山頂纜車由運房局改為商經局管轄,但山頂纜車在白加道是獨市位。我見不少工人坐山頂纜車在 ...
如果山頂纜車直達金鐘站兼大増運力,
我相信部分沿線居民都會樂意乘搭纜車上下班
LN9267
發表於 2018-3-30 22:37
Kaix 發表於 2018-3-30 21:58
如果山頂纜車直達金鐘站兼大増運力,
我相信部分沿線居民都會樂意乘搭纜車上下班
...
起碼直達金鐘商業中心區,居民不需要等小巴,又要怕馬己仙峽道的交通影響,已經值回票價。
還有,我見過有工人在梅道工作,等2號小巴太久,結果他們坐的士下山。
山頂纜車做得好,等車空間有改善,例如師兄你的方案,讓遊客和居民轉乘鐵路、巴士、的士去其他地方也方便很多。
Man@MFHK
發表於 2018-4-1 17:38
qunow 發表於 2018-3-30 15:33
還不如索性另行建造一個新系統
咁大工程,係門口挖條隧道裝自動行人道/扶梯落金鐘或者中環好過啦……
leungky0528
發表於 2018-4-2 15:09
284 發表於 2018-3-30 13:57
祖國有咩產品造(抄)唔出?
講真祖國啲山高少少斜少少都首選吊臂
山頂嗰種倒唔到模嘅真係未必有興趣
qunow
發表於 2018-4-2 16:33
Kaix 發表於 2018-3-30 21:58
如果山頂纜車直達金鐘站兼大増運力,
我相信部分沿線居民都會樂意乘搭纜車上下班
...
「大增運力」有什麼方法呢?雖然說現在改造後每列列車運力可以增加近半但是以現時遊客數量來說也未必有剩餘
qunow
發表於 2018-4-2 16:43
leungky0528 發表於 2018-4-2 15:09
講真祖國啲山高少少斜少少都首選吊臂
山頂嗰種倒唔到模嘅真係未必有興趣 ...
重慶倒是在招標重建纜索軌道…
qazwsaedx
發表於 2018-4-2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