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fung 發表於 2018-5-3 09:47

tonychow 發表於 2018-5-2 23:36
唔好睇條線咁短,其實一程可以做到三轉客。
荃景圍近山腳同愉景來往楊屋道街市得佢同 39A,後者係趕客線路 ...

68A由荃景圍/愉景新城入青衣(長安/青衣城)是特快,大約10-15分就到。
隨時快42M/243M一倍時間,當然要睇埋目的地是那個位。
這兩個站都好多時都有$5.1短途客上車。

順起上黎,試過不少次轉埋249M都能快過243M到青衣南,又有轉乘只需$5.1。
某些時間仲好等過243M無定向5-30分的班次。

42M的班次就還好些;我也同意一程做到幾轉客。

kei_hk 發表於 2018-5-3 09:48

384047x 發表於 2018-5-2 23:08
唔好睇少楊屋道街市的威力!住左荃葵青十幾年,每次平日繁or周六日如果前面冇49x,42m係上40-50個,我好耐 ...

41M﹐42M 都係長安長發一帶的人主要的出入路線﹐49X(青衣方向)就係輔助性﹐因為車費貴少少。

以前未有小巴﹐2條線都係勁多人的。
但係有小巴之後﹐小巴車密又方便到青怡/青衣街市一帶的居民﹐41M自然受打擊。

正如大家所講﹐41M班次就因為小巴加入就減班次﹐所以好似越做越差。


而家在楊屋道等車﹐長安長發人會優先等42M(不包括$2人)﹐因為車密。
有41M就會轉去排41M﹐一齊有車來就睇有無位坐。

$2人就真係見車就上。

青衣村一帶的人就無奈地排41M﹐但係見小巴同49X都會轉坐的。
結果就係41M的客就連49X都搶埋﹐41M咪好似好少客囉。


41M長遠應該改革﹐跟44的青衣區走線﹐可能殺到條出路。

shing2664 發表於 2018-5-3 09:49

arfung 發表於 2018-5-3 09:42
是,青衣城上北橋的行人通道是新開一段時間,無需再由楓樹窩迴旋處慢慢上。
步行到海濱果邊十五分鐘搞掂 ...

所以荃灣至青衣既小輪會係07年因為做唔住而停辦

kei_hk 發表於 2018-5-3 10:32

shing2664 發表於 2018-5-3 09:49
所以荃灣至青衣既小輪會係07年因為做唔住而停辦

你所講船的停辦﹐係同 "荃灣<>青衣" 之間的陸路交通路線沒有直接關係。
自青衣北橋開通﹐43B 及 41M 就係首2條使用青衣北橋的路線。
自此青衣去荃灣就多了一個班次密的方向﹐單純來回荃灣青衣﹐已經唔再需要坐船。

你所講的渡輪﹐應該係指荃灣經青衣去中環。
不過停辦日期都唔係07年。

油麻地小輪就做到1998年﹐之後由港九小輪接手3年。 ref :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199809/18/0918174.htm

3年後港九小輪都係做唔住﹐2000年停辦﹐入面提及主因「自過海隧道巴士路線及地下鐵路東涌綫投入服務後,該渡輪航線的乘客量不斷下降。」ref: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006/29/0629099.htm




年代再長遠一些80年代尾﹐又真係有船來回荃灣及青衣碼頭﹐不過1988年取消了。印象中用船係 "民喜"﹐即今日的 "聲威12"。
ref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B9%E8%94%B4%E5%9C%B0%E5%B0%8F%E8%BC%AA#%E6%9B%BE%E7%B6%93%E7%87%9F%E8%88%AA%E7%B7%9A

andy92 發表於 2018-5-3 12:17

本帖最後由 andy92 於 2018-5-3 12:19 編輯

kei_hk 發表於 2018-5-3 10:32
你所講船的停辦﹐係同 "荃灣青衣" 之間的陸路交通路線沒有直接關係。
自青衣北橋開通﹐43B 及 41M 就係首 ...
其實隨著荃灣西站一帶既商業及住宅發展,開條街渡來往荃灣碼頭至青衣碼頭/青衣城一帶應該有得做

類似香港仔-鴨脷州咁,渡輪航程估計大約5-10分鐘就到對岸

對比起 43B/409K 要兜返入沙咀道/楊屋道先上橋,絕對有吸引力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42M係咪因為收得便宜過小巴,所以客量先會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