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18-5-26 20:30

九巴服務/配套之疑問

本帖最後由 香港黃毛小子 於 2018-5-26 20:31 編輯

1.
為什麼73x/75x/271等路線,北行方向開出之班次,22:00前不途經大埔中心總站,但22:00後則途經?


2.
30/32h/71k主要客源為何?


3.
71b/74k/75k乘客量有多少?
(個人懷疑71b是否有存在必要)


4.
73在大埔工業邨的乘客量,約佔比例多少?


5.
為什麼歷史上北區從沒有港鐵接駁巴士(K巴),但大埔/沙田區卻有?


6.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峻工後,978可否恢復行駛青沙公路?


7.
「粉嶺公路轉車站」可有計劃增設北行中途站?


8.
6跟MTR荃灣綫大部分路段重疊,為什麼仍未被其「打殘」?




9.
九巴的巡邏/後勤車,主要用途是什麼?


10.
現時巴士是否應採用「低輻射玻璃」,以減少冷氣費用支出?


11.
九巴/電車之跨公司轉乘優惠,雙方如何「拆帳」分配利潤?

tonychow 發表於 2018-5-26 20:45

本帖最後由 tonychow 於 2018-5-26 20:48 編輯

答你幾條:
2. 30 有大量獨市位,包括荃景圍、沙咀道來往茘景山/瑪嘉烈、荃景圍去大窩口葵興葵芳、茘景山落葵興葵芳等。
3. 你揾日去埔中巴總睇下 71B 條人龍:L
6. 吐公會塞
8. 價錢問題


KC3555 發表於 2018-5-26 20:58

7. 無(佢存在目的根本唔係俾人轉車,而係服務將來入伙人口,但唔可以俾原有嘅線行大窩西支路)

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18-5-26 21:11

KC3555 發表於 2018-5-26 20:58
7. 無(佢存在目的根本唔係俾人轉車,而係服務將來入伙人口,但唔可以俾原有嘅線行大窩西支路) ...

沒有北行中途站,等於「有去無回」。居民要外出工作,難道就不必回家了嗎?

按照這個說法,只要加密73/73a班次,已能滿足該處公屋入伙後增長的需求。

ricky 發表於 2018-5-26 21:19

2. 32H係運輸署在延續九巴專營權前要求開辦的醫院巴士線,目的係畀荃灣葵涌乘客來往仁濟醫院、葵涌醫院及瑪嘉烈醫院,唔係至在好好客量。32H客量當然唔好,因為32H同其他經荔景山路的巴士線一樣,去唔到瑪嘉烈醫院門口,對老人家唔方便。

jocosben 發表於 2018-5-26 21:35

KC3555 發表於 2018-5-26 20:58
7. 無(佢存在目的根本唔係俾人轉車,而係服務將來入伙人口,但唔可以俾原有嘅線行大窩西支路) ...

你既講法係有一定問題,因為何家園同大窩西一帶既公屋計劃牽涉大量棕地,講緊2025後先開始發展,落成都接近2030,政府點會規劃超過10年後既事

n281 發表於 2018-5-26 22:07

本帖最後由 n281 於 2018-5-26 22:12 編輯

5. 九鐵當年好似想開 K19/K20/K21

    九巴察覺當年線皇72K嘅客被K12/K14搶晒
    提早開辦273/71A/87K....等新線

(K12 在1990年未有空調巴前,72K係好有需求,班次密且多分支班次)

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18-5-26 22:14

tonychow 發表於 2018-5-26 20:45
答你幾條:
2. 30 有大量獨市位,包括荃景圍、沙咀道來往茘景山/瑪嘉烈、荃景圍去大窩口葵興葵芳、茘景山落 ...

3.
71b的乘客,當中有多少比例屬72x/74x的轉乘客?我認為埔中<>富亨/富善的短途乘客應該少之有少。

6.
但270a/270b/277x/277e/278x/373/673/678,這堆北區對外路線多年來都是取道吐公,即便可能受吐公突發路面狀況影響,仍不見得有太大問題。

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18-5-29 23:26

74k/75k有哪些客源?

嶼巴是否除了38/B2外,其餘路線都是營運虧蝕的?

嶼巴38與MTR轉乘優惠,雙方如何「拆帳」分配盈利?

kitarolo 發表於 2018-5-29 23:32

(1) 可參考 數年前的舊文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巴服務/配套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