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黃毛小子 發表於 2018-7-21 17:46

何解港島北「流水線」仍能生存至今?

我聽過一說,就是電車與地鐵乃互補關係,而非直接競爭。

前者主要服務短途乘客,後者則為中長途乘客。

當一個地方兼備以上兩種功能不同的鐵路時,巴士「流水線」理應沒有太大涉足的空間。

尤其是電車已能充當「流水線」角色。

奇怪的是,港島北依然有不少「流水線」,如1、2、5B、8H、10、23、26等。

或許部分路線能服務遠離電車/地鐵沿線的地方,但畢竟「獨市位」有限。

部分路線更與電車/地鐵大幅度重疊,如1、2、5B、10等,卻有不少人選乘。

電車相較新巴/城巴的「流水線」,有價錢低廉的優勢。

雖然沒有空調(只有一輛裝配),但在氣溫適宜的季節行駛,會有陣陣「涼風」颼入車內。

何解港島北「流水線」,仍能生存至今?它們的生存價值何在?

ksmbh 發表於 2018-7-21 18:11

其實有乘客介意冇。冷氣。

HT408 發表於 2018-7-21 18:27

起碼電車冇得爬頭,但巴士可以

99MAN 發表於 2018-7-21 18:54

好簡單:
電車真係好慢

tonychow 發表於 2018-7-21 19:02

本帖最後由 tonychow 於 2018-7-21 19:04 編輯

1. 獨市位:例如條鐵去唔到 1 嘅跑馬地、電車去唔到 10 嘅皇后大道東
2. 價錢:$3.4 搭鐵搭唔搭到一個站?1 同 10 有轉乘優惠,即係可以搭 2 程
3. 舒服程度:你有無試過電車企上層?電車 chok 過巴士 n 倍,但可以係同地底差唔多逼;電車又無冷氣
4. 等車時間:你有無試過港島西等筲箕灣電車?2 號收極都應該快到 d;電車可以係一連幾班去同一個總站,我要去灣仔佢就出 n 班跑馬地

michlui0718 發表於 2018-7-21 19:08

本帖最後由 michlui0718 於 2018-7-21 20:27 編輯

收費相對面海便宜,對比港鐵明顯平一截。
而對比電車唔貴好多,又有冷氣(最重要)同埋大部分時間有位坐,加上繁忙時間速度有優勢(上環翻筲箕灣,2號比電車快成個鐘頭咁滯)

港島好多路段起碼兩三條相近路線相近目的地,確保到班次有一定頻率之餘,係港島線港鐵月台普遍離大堂較遠同埋電車班次極不穩定情況下優勢更加明顯。


最後一個都係最重要原因:港島沿途流水根本需求極高,剩係港鐵加電車肯定疏導唔到,港鐵仲要容納大量過海客,繁忙時間地鐵電車經常雙雙爆棚,流水線絕對有存在價值


darrelclever 發表於 2018-7-21 19:09

巴士有位坐o既機會好似大D:o
仲唔使坐木凳

yukikong 發表於 2018-7-21 19:44

053h4 發表於 2018-7-21 19:52

qunow 發表於 2018-7-21 19:53

電車即使是在氣候溫和的季節也要面對空氣污染等問題,而且由於車身較窄所以即使是同樣坐着或者同樣站着,舒適度也會較低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何解港島北「流水線」仍能生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