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047x 發表於 2018-9-26 17:06

Man@MFHK 發表於 2018-9-26 09:08
被認為最無聊最奇趣既W3反而最好客

W3定線其實想學290咁玩長途貴價流水線,起碼有兩水客:高鐵站-沙田/大埔+沙埔水之間流水,搶東鐵客同彌補真空

但始終黎自由行既大陸客會住九龍/港島多,況且w3要轉車,可能有人揀一程過又平啲既81/271,同 w1又要比隧道費,w2又冇咁大競爭,w2應該盈利較好

053h4 發表於 2018-9-26 18:26

solomon 發表於 2018-9-26 18:55

本帖最後由 solomon 於 2018-9-26 18:58 編輯

其實巴士接駁高鐵站完全混吉嘅,應該直接於西九龍呢邊上落,但就比咗旅巴同機鐵接駁巴落客,最需要用嚟散客嘅小巴巴士,完全無指示邊度搭!其實就算用返電在柯士甸站位置上落,只要有清晰指示,問題都可以不大。

先講巴士站,應該有避雨設施吧,今時今日站位竟然無瓦遮頭!機場內巴士上落都有啦,仲要係多年前設計添。落車其實可以指示入柯士甸站,裡面有足夠指示去高鐵站,呢樣問題不大,最緊要指點到入去就得,好過客人於地面推住行李過對面西九站。

出站呢,就真係問題大,完全無指示或者有清晰指示點搭巴士,一出直去柯士甸站!而問題係成個柯士甸站無對應新增旅客,根本頂唔住。巴士小巴其實好簡單,指往柯士甸站,然後有些大型指示掛頂,指往上層巴士小巴站出口已經解決了。

其實未來人流必有增加趨勢,港鐵唔好發夢應食晒啲新增乘客,分流返俾其他交通部工具會幫到成件事。佢哋想應付十萬客?如果當年東西線預九卡行駛,應該仲可有充裕空間承受件事,但依家旅客越多,即與本地客爭空間,短視嘅規劃,好快又引發衝突了。

syp 發表於 2018-9-26 19:13

solomon 發表於 2018-9-26 18:55
其實巴士接駁高鐵站完全混吉嘅,應該直接於西九龍呢邊上落,但就比咗旅巴同機鐵接駁巴落客,最需要用嚟散客 ...

柯士甸站內劃個巴士候車區,整個巴士到站顯示屏,加個短上蓋駁去馬路邊巴士站,有巴士至行出去上車,咁就 perfect 池喇

solomon 發表於 2018-9-26 19:41

syp 發表於 2018-9-26 19:13
柯士甸站內劃個巴士候車區,整個巴士到站顯示屏,加個短上蓋駁去馬路邊巴士站,有巴士至行出去上車,咁就 ...

嗰邊絕對有空間咁做,係睇港鐵公司有無心同其他人合作,如果有個候車區,嗰邊啲吉舖位其實潛力仲大,可惜到依家都睇唔到間公司有諗過,柯士甸呢個站點樣去配合通車呢件事囉。

053h4 發表於 2018-9-26 20:45

solomon 發表於 2018-9-26 23:06

053h4 發表於 2018-9-26 20:45
其實我懷疑港鐵內部大概只係預計高鐵每日人數只係現時人數1/4, 個票務銷售系統及安排,只係估計使用量的50 ...

睇返有報導話當年因爲私隱問題,所以票務上分開咗香港同內地兩套,結果今時今日連一地兩檢都做埋,提出兩套票務融合為時已晚,結果係內地訂票由內地公司專櫃處理,而依家出問題,根本就係內地訂票,香港排隊出票太耐,其他就係即場購即日票人較多,預售櫃位雖然多人,但因唔急而且櫃位少而已。對應方式其實就係鼓勵人利用售票機即場購票!咁即場購票同預售票加取票櫃位,可以空多十個位,嚟處理內地網上訂票嘅客。另外加設內地訂購取票機,咁已經幫到件事了,長遠嚟講,自動售票機應接受更多支付方式,我見部機其實購票可以好順利,好過排櫃位排餐懵!

至於交通接駁安排,其實跟返機場或碼頭口岸咁做,乜交通都獨立咁睇咁去做,係幫忙旅客去任何地點,而唔係當一個一般車站去做!咁已經好多了,港鐵就係太用自己位置去思考,就咁一個普通車站去管理,而唔係一個口岸,一個國際交通運輸站點去做,所以一切就變得好唔人性化,一個普通港鐵站嘅做法,就係推啲人上另一列車,或者話比人知,就近港鐵商場點去囉。連柯士甸站都無準備好,反映出佢哋個思考剩係諗通車,配套完全無諗過其他人同站或交通合作,依家人叫少過預期已經咁,大時大節都唔知點頂了。

ccicoltd 發表於 2018-9-27 00:46

下星期就是第一個「大時大節」,各位可先購備花生。

ksmbh 發表於 2018-9-27 17:49

同機場全面的指示比較,高鐵站只係當一個地鐵站指示規劃,所以指示系統完全失敗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高速鐡路巴士路綫W1 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