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_hk 發表於 2019-1-16 10:12
人地公司直到這一刻﹐向外宣佈 "目標" 都仲係今年通車(屯馬線)﹐網頁資料係無錯。
雖則大家都估到如期通車 ...
為咗唔想重建洗一大筆錢,減低紅磡站負荷嚟換取東西走廊全線通車,受罪只會係東鐵。關鍵係紅磡站鋼筋出事之後東鐵一定會受牽連,而且在於MTR會選擇 放棄東鐵唔理過多人嘅問題 定 還是放棄保留紅磡站選擇再重建。
本帖最後由 RyanPun 於 2019-1-16 23:08 編輯
053h4 發表於 2019-1-16 22:50
話大陸化,不如話高度壟斷的必然結果?成班人一條氣孔出氣,跑到數話扭入24mm 合格,有人引敢機於呢個報 ...
我會倒返轉咁諗,壟斷冇對手承接工程底下去自我降低標準,自然好似當初兩鐵合併咁比人話一鐵獨大,再加埋啲咩垃圾可加(無)可減機制,係冇其他contractor承接之下變相焗著做佢生意。
RyanPun 發表於 2019-1-16 22:59
為咗唔想重建洗一大筆錢,減低紅磡站負荷嚟換取東西走廊全線通車,受罪只會係東鐵。關鍵係紅磡站鋼筋出事 ...
重建就一定無人無公司想﹐但係亦要有理據去同所有人講﹐究竟結構係安全﹑可以加固處理﹑必須重建。
因此﹐在有懷疑的情況下就需要做進一步檢測。
証實係結構有問題﹐就要睇情況去審核係可加固定係重建。
講真﹐埋單就一定係禮頓負債﹐大眾市民就蝕時間。
政府唔會容許用減班/減負重去接受收貨﹐但可接受加固去補救(加固後必需達到原設計的水平)。
無法達到原設計的標準﹐就只有一個下場﹐就係拆。
情況就有如當年的居屋短樁事件﹐有樓宇無得救就要拆﹐有樓宇可加固補救。
以昨晚的新聞資訊﹐有4成檢測結果係不合格﹐就算政府覺得有救﹐都唔易過到議會及社會壓力﹐一定要極有理據才會決定加固補救。
最重要﹐唔會有人肯為這些蘇州屎去負上失誤的責任。
其實加固﹑重建﹐話事權根本在政府﹐因為係政府工程﹐只不過委託MTR做監工﹐最終收貨都係政府。
以現時情況﹐政府已經可以唔收貨﹐可以叫MTR下令重建。問題只是政府未有需要而家講﹐可以睇晒所有資料才作最終處理方案。
現時的檢測﹐來到現時已知的結果﹐基本上大家都心中有數。
餘下未檢測都要做埋﹐主要係收集更多的証據﹐為進行中的刑事調查及將來的檢控提供資料。
返回正題﹐現階段就未知要加固定係要拆﹐當然唔會更新預計完工日期﹐因為2者所花的額外時間﹐根本係好大分別。
所以﹐我之前才會講係要有最終方案﹐才會更新預計完工日期﹐就是這個原因。換句話說﹐MTR的 "目標" 都未更新﹐當然依舊係今年年尾通車。
RyanPun 發表於 2019-1-16 23:05
我會倒返轉咁諗,壟斷冇對手承接工程底下去自我降低標準,自然好似當初兩鐵合併咁比人話一鐵獨大,再加埋 ...
其實減得本身一定係要等經濟大衰退,問題係過去十年經濟好似一直增長啫
好似樓價咁,係一大堆人想佢跌,但到佢跌嗰陣人人都趴咗喺度之嘛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