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走到這一步,香港會變成點?
上周六,陳方安生宣佈將會參加七一遊行。隨後幾日她與泛民主派的「主流派」召開記者招待會,又在港台
中抨擊中央「無履行基本法承諾」,又認為「經濟及民主
是相輔相成」云云。本人不是質疑她的見解,但是此時
此刻說這番話,用意如何?
大部分學者及評論員認為陳太此舉是有意參加特首
選舉,儘管得不到中央支持(反正她去到這一步,中央
對陳太的態度,大家心知肚明),但她藉著普選這議題,
迫使曾特首及中南海政府就普選時間表作出交代。如果
能迫使曾特首及中南海政府就雙普選作出承諾,一切
「榮耀」歸於陳太(因為她會認為是以她為首爭取的),
如果爭取不遂,市民的矛頭便指向曾特首;影響了
市民對曾特首的支持度。到時曾特首儘管得到中央的
「祝福」,但得不到市民的支持,施政便重重困難。下場
與董建華差不多。
陰謀論一點,陳太會否就曾蔭權為首的特區政府日後的施政
作出抨擊,甚至「踢爆」曾蔭權一些負面消息(正如2000年
蘋果日報揭發程介南以權謀私),以影響曾蔭權的民望。
一些左報認為陳太此舉得到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支持,從而
狙擊特區政府及中南海,此說當否?
此時此刻,令我想起蔡子強就陳太突然出席在一二.四遊行
時的一句說話--「如果陳太早於2003年的七一遊行出席,
說不定她已是行政長官了!」。其實正所謂「有早知,無乞兒」
就算香港人本身都無想到2003年的七一遊行的影響力是那麼大,
亦沒想到董建華會「腳痛」離職......也許民陣太迷想七一效應,
才堅持發動第四次的七一遊行。我承認民主是要大眾爭取的,
但是今年的七月一日發動遊行是否適合呢?對比去年反政改遊行,由
曾特首公佈五號報告書、到一名78歲老翁問他何時見到普選的
廣告、到黎智英及支持民主的市民在蘋果日報刊登支持普選的文章、
及大遊行,都有最少一個月的時間醞釀。反觀今次,特區政府沒有
什麼重大失誤,再加上在世界盃比賽已進入半準決賽階段的情況下,
大眾一致不看好今次遊行人數。
坦白講,陳太的出現,的確令本已凝聚力不強的泛民主派
重新整合(當然不排除七一遊行當中,長毛會請陳太食蕉)。
既然民陣希望增加遊行人數以迫令曾特首及中南海政府就雙普選
作出承諾,為何不在爭取民主的遊行日期押後至九月份以後。
一來有足夠時間醞釀,二來曾蔭權亦會在此刻發表施政報告,
亦給予中央一個下馬威(如果泛民真的有gut在十月份舉辦遊行)。
今日以後,香江政壇風起雲湧,比亞視的《情陷夜中環》更激,
難道這些是後政改時期的特色? 原帖由 marklam 於 2006-6-30 11:19 發表
上周六,陳方安生宣佈將會參加七一遊行。隨後幾日
她與泛民主派的「主流派」召開記者招待會,又在港台
中抨擊中央「無履行基本法承諾」,又認為「經濟及民主
是相輔相成」云云。本人不是質疑她的見解,但是此時 ...
講真, 最近陳太的行動, 反而令我感覺怪怪....感覺有d
似d 歌手話"收山"之後再高調復出....搏返上鏡.....(不論
佢本身點諗, 我感覺only)
至於咁係好事定唔好事, 就真係要慢慢先睇到了....
始終中央同香港民主派的想法仲有一段距離,
要改變都唔會太快了.... 唔知點解,陳太效應對我來說始終沒太大感覺,始終覺得她是另一個階層的人
Anyway,多一個人行出來爭取民主,始終是一件好事 原帖由 leslie 於 2006-6-30 12:37 發表
唔知點解,陳太效應對我來說始終沒太大感覺,始終覺得她是另一個階層的人
Anyway,多一個人行出來爭取民主,始終是一件好事
如果多一個這樣的人﹐可以令更多人上街爭取民主政制﹐
會是更好的事。 小弟可以套句話講講:
人群都渴望 英雄 0既出現,可以解救眾人0既困局
可惜呢種心態晌有少少後現代0既香港社會
已經失效(非常簡單:民主0既樣板已經有不止一種0既解釋同期望)
故此,無論係張三李四,牛頭角順嫂
抑或係(前/現)政經人士、壓力團體等等等等
都借此七一大遊行機會,各盡所能0既表現各位自己0既素求
各取各位借遊行機會而得到0既各種政經社會好處...
故此,一個陳四萬女士出來'牛行'
又算得什麼呢??反正後現代社會
唔出聲0既話只會當成'政治冷感御宅族'
受社會上另一批強勢人士(通常又係財閥加政治流氓(<-背信棄選民者也...)
同埋不吃民間煙火而又大權在握無人過問其決定政策0既高官等等...)
佈其性命、財產等等等等
(問各位'社會人'何知驚未??)
PS 下晝三點,維記再會!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