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_hk 發表於 2019-5-8 13:53

回應 #8 & 9


先講明﹐我無特別去坐有雙向分段收費路線的。


不過都有一個問題﹐過去都有乘客反映過的。
就係﹐巴士公司無足夠的提示﹐通知乘客係有雙向分段﹐落車時需要再拍卡。


如果係話熟客﹐日日都坐﹐日常出入都係靠這條巴士線﹐你可以講佢鐘意比全費﹐係佢的事﹐唔係巴士公司無提供分段。(其實 $2人明知落車需拍卡﹐他們都唔會做﹐反正回水都唔係佢自己落袋)

但係生客又點?
對於雙向分段只係極少數路線才有﹐完全不認知有這樣收費方式﹐落車要拍卡﹐其實不出奇。

唔好寄望所有乘客上車之前﹐都會做功課﹐熟讀路線收費資料。

例如: 我去警察博物館(山頂區域)﹐就係要坐新巴15號。唯一巴士線﹐都不用睇路線圖了。
但原來..... 此站落車係有雙向分段﹐唔係某一次因為巴士頂閘﹐巴士司機開前門﹐再叫前閘乘客叫番剛落車的乘客上前拍卡﹐我都唔知原來此位置係有分段回水。


巴士公司應該於落車門附近/用其他方法加多一些提示﹐提示乘客落車要拍卡。
我就覺得巴士公司﹐這方面就做得不足。(不針對個別巴士公司)


用其他科技去方便乘客﹐我就覺得沒有什麼大作用。
唯獨就係在報站花多一些功夫﹐增加提示的顯示。在顯示車站名的時候﹐增加分頁話有分段落車拍卡。
(廣播聲音﹐有陣時都係聽唔到/聽唔清的)
當然﹐在落車門的告示係好重要的。

A19-AD4807 發表於 2019-5-8 15:48

363330hx 發表於 2019-5-8 18:30

以下係台灣的做法: 下車時拍卡, 收費器會讀出「 全票,下車」、 「學生票,下車」、「敬老票,下車」、 「愛心票,下車」和「 孩童票,下車」

peterkwan 發表於 2019-5-8 21:43

363330hx 發表於 2019-5-8 18:30
以下係台灣的做法: 下車時拍卡, 收費器會讀出「 全票,下車」、 「學生票,下車」、「敬老票,下車」、 「 ...
台灣下車拍卡可行係因為台灣除左觀光巴士會用雙層之外, 公車主要係用單層巴士, 同埋好少人會搭巴士出行 (多數係揸電單車/私家車/搭捷運), 無乜機會出現好似香港咁頂閘.

YY487 發表於 2019-5-8 21:54

roquelcm 發表於 2019-5-9 00:26

就好似77/99咁,好多筲箕灣上耀東商場落,每次車頭拍多次卡,而上車嘅人等落哂人先上車,拖慢哂。所以落車位裝分機絕對同意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9-5-9 15:09

363330hx 發表於 2019-5-8 18:30
以下係台灣的做法: 下車時拍卡, 收費器會讀出「 全票,下車」、 「學生票,下車」、「敬老票,下車」、 「 ...

東莞市既例子,唯有在報站密密提,因此往往搞到報站系統講個不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SFodAGg3TM

tonychow 發表於 2019-5-9 15:30

roquelcm 發表於 2019-5-9 00:26
就好似77/99咁,好多筲箕灣上耀東商場落,每次車頭拍多次卡,而上車嘅人等落哂人先上車,拖慢哂。所以落車 ...
其實真係好睇乘客習慣
例如 796C,次次都係落車前拍,carlo 開中門

EX-TL 發表於 2019-5-9 15:47

tonychow 發表於 2019-5-9 15:30
其實真係好睇乘客習慣
例如 796C,次次都係落車前拍,carlo 開中門

此為最典型例子.

不過有時有D路線, 例如新巴15往山頂 14往赤柱因為太多人, 玫瑰新村 山翠苑居民落車拍唔到卡, 最後就咁算, 對於呢種情況, 我地只能表示同情.

落車門擺多一部拍卡器嘅意念係非常好, 但巴士公司有咩誘因要咁做呢, 不如有心人多D向運輸署反映, 希望成為下一次專營權檢討項目, 落實到的話, 將是乘客之福.

kei_hk 發表於 2019-5-9 16:00

EX-TL 發表於 2019-5-9 15:47
此為最典型例子.

不過有時有D路線, 例如新巴15往山頂 14往赤柱因為太多人, 玫瑰新村 山翠苑居民落車拍唔 ...

司機及熟客都已有默契﹐就係乘客中門落車﹐再行番去前門上車拍卡再落車。
對於頂到前門都開唔到的時間﹐真係只好講句﹐你(乘客)唔好彩。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短程分段收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