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綠化就要在基建規劃初期plan好,分隔帶、行人路要夠闊,馬路上最好種分支不多、落葉落果不多的樹種,幾十年前種落的樹,冇諗過而家香港發展成咁。
我略為睇過新加坡的衛星圖,人地種樹的道路,上面唔會再加天橋,相反有橋就唔種樹,人地所謂花園城市係路旁有較大的綠化帶。(只係粗略感覺)
本帖最後由 wawa0006 於 2020-7-29 12:12 編輯
noname617 發表於 2020-7-28 07:35
師兄難道係園藝師?識睇檢查樹木數據?如果係,你未去樹木辦用公開資料守則問下囉 ...
師兄言重了:$回應一下你的意見
1. 管理樹木的專業人士稱為樹藝師而非園藝師
2. 這裏是討論區, 提供一個空間讓對某一範疇有興趣的版友各抒己見,良性討論,應該唔需要係專業人士懂得很多專業知識先至可以發表意見吧, 正如版友唔一定個個都係歷史學家或者工程師建築師才可以發表意見; 相信也不會有多少人認為巴士版或鐵路板每個版友都要係機械工程師識睇設計圖、識規劃路線、識開列車才能討論吧。
我只係一個小小小網民, 空閒時都喜歡留意下身邊事,唔識就上嚟請教下版友。跟政府部門交手要花費好多時間,但亦未必有好美滿嘅回應,動輒問政府索取資料做埋分析, 小弟自問又真係沒有足夠時間去做到。
講返樹木問題, 雖然我唔係樹木學家,亦唔係甚麼園藝師樹藝師,留意報道以往都不時有一些爭議性的移除樹木個案, 儘管一個小網民未必有能力判定誰是誰非, 但多看不同角度應該都不是壞事來。
立場:【山竹來襲】屯門青山政府宿舍60年鳳凰木被鋸 攝影師:好心痛 詹志勇:暴殄天物
https://www.thestandnews.com/soc ... %E5%A4%A9%E7%89%A9/
明報:【地署斬樹】「夾硬推高分數」 詹志勇:政府風險評估有「造數」之嫌 (09:49)
2018/5/
https://m.mingpao.com/ins/%E6%B8 ... D%E4%B9%8B%E5%AB%8C
本帖最後由 wawa0006 於 2020-7-29 12:05 編輯
DIH 發表於 2020-7-28 10:36
好似#1圖2咁,枝葉生到接近路面,條橋又令樹幹偏埋一邊,生長環境本來就唔理想,呢個位根本唔應該種樹。
...
非常同意師兄睇法。這個位置估計或許因為當年七八十年代 建造天橋時 對樹木管理的要求根本沒有那麼重視, 加上舊區的空間和環境亦有較多局限, 希望官員在新發展區的規劃可以做得好一點
有時覺得香港種樹種嘢根本為種而種
種完又唔好好保養喺度滋生蚊蟲 wawa0006 發表於 2020-7-29 12:02
非常同意師兄睇法。這個位置估計或許因為當年七八十年代 建造天橋時 對樹木管理的要求根本沒有那麼重視,...
上世紀去到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期﹐當時政府淨係知道要種樹(原因唔講啦)﹐但係當年又無人去深究不同樹木的特性﹐或者講當時真係無人有遠視睇到廿幾三十年後會帶來的隱患。
去到90年代尾﹐有些在70年代開始種的機已經生長了20年以上﹐樹木長大就開始浮現問題﹐才發現原來有些品種雖然係本地原生品種﹐但係在城市入面就唔係好選擇。
但係﹐好多唔適合的品種已經 "落地生根" ﹐即係唔可以輕易處理當年的錯誤﹐所以這些樹木就只有一直由得它們生長﹐直至有問題才去處理。
近十年八年新種的樹﹐已經吸引了上世紀的錯誤﹐已經選擇了一些比較適合市區種植的品種。
我自己唔係樹木專家﹐我都唔評論現時種的樹﹐係唔係真係適合香港市區﹐都係要留待時間去引證。
未來﹐將會有好多公路旁的台灣相思會被移除﹐原因看此 link。
當年選台灣相思﹐又唔算係錯誤選擇﹐最起碼當時能夠做到短時間內達到種樹的目的-防水土流失。
只不過樹種本身壽命唔係太長﹐來到今天就開始步入衰老期﹐要趁公路旁不同年代種落的台灣相思未老死之前﹐先要 "解決" 它們﹐避免日後衰老時﹐引起更大的危險性。
本帖最後由 EX-TL 於 2020-7-31 14:15 編輯
wawa0006 發表於 2020-7-29 11:49
師兄言重了回應一下你的意見
1. 管理樹木的專業人士稱為樹藝師而非園藝師
兩年前, 理大在觀塘 灣仔 大棠約600棵樹安裝傳感器, 遙距監測樹木傾斜角度, 助適時提供護養, 延長樹齡: https://www.am730.com.hk/news/%E6%96%B0%E8%81%9E/8000%E6%A8%B9%E8%A3%9D%E5%82%B3%E6%84%9F%E5%99%A8-%E7%9B%A3%E6%B8%AC%E6%A8%B9%E6%9C%A8%E5%81%A5%E5%BA%B7%E5%BB%B6%E6%A8%B9%E9%BD%A1-130232
去年, 傳感器擴展至全港8000多棵樹木: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 ... 2%E5%80%92%E5%A1%8C
今年初, 發展局要求引入無人機輔助檢測樹木, 最快明年風季前投入使用, 而樹木辦則表示, 去年安裝傳感器的行動, 預計今年中完成, 其中將軍澳的樹木因樹齡輕, 塌樹頻率較高: 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200127/HK-gga1_r.htm
睇番呢三篇報道, 其實政府樹木辦已經開始利用科技取代人手檢測樹木健康, 減輕同事工作量之餘, 對看似有危險, 但未有倒塌跡象的樹木, 提供比較實質的數據, 降低因「斬錯樹」所帶來的壓力, 至於實際上有多大幫助, 還是要拭目以待. DIH 發表於 2020-7-28 10:36
好似#1圖2咁,枝葉生到接近路面,條橋又令樹幹偏埋一邊,生長環境本來就唔理想,呢個位根本唔應該種樹。
...
都啱,有時道路分隔用草/灌木已很好
似乎與九龍灣站 A 出口起行人天橋的工程有關,觀塘道德福花園巴士站需要永久向後遷移
參考:
https://www.districtcouncils.gov.hk/kt/doc/2020_2023/tc/committee_meetings_doc/TTC/18168/TTC_15_2020.pdf
TP人 發表於 2020-9-19 17:24
似乎與九龍灣站 A 出口起行人天橋的工程有關,觀塘道德福花園巴士站需要永久向後遷移
參考:
https://www.d ...
今次唔關 A 出口事,而係 B 出口天橋,下次就到 A 出口。
不過姐係咁,既然都搞開,點解唔索取削晒佢變成直線?再拉長一條轉線安放 A 出口至 B 出口巴士站?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