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時一早由太古(合作開)或捷達(好似曾一起競投 88條線但失敗)收購中巴,然後集團投資買新巴士同改善服務,我諗結果應該係未必一樣,新巴未必會出現,如捷達收購左中巴,捷達未必會收購城巴(或者都會,統一下都好,提早結束競爭),可惜,邊有甘多如果,現實係顏家企硬,唔肯比人收購中巴(不過都合理,邊個想自己生意比人收購),但又唔買新車同改善服務質素 AtrHenu 發表於 2020-8-20 11:33
假如中巴大把現金,唔駛每年股東會都派D同深水埗乞丐的隔夜飯盒來招待班蟻民啦!!(係都會豪返D自助餐)
...
我望你發達,本壇所有已註冊人士每人派兩皮:lol
poohpter 發表於 2020-8-20 13:03
開AGM唔一定有茶點招待,
有三文治派已經好好了!
同政府傾專營權先係一盒臭的隔夜西餅
E500facelift 發表於 2020-8-20 13:22
如果當時一早由太古(合作開)或捷達(好似曾一起競投 88條線但失敗)收購中巴,然後集團投資買新巴士同改善服 ...
人地中巴做地產不知做好搵,邊得閒同你搞巴士 AtrHenu 發表於 2020-8-20 11:33
假如中巴大把現金,唔駛每年股東會都派D同深水埗乞丐的隔夜飯盒來招待班蟻民啦!!(係都會豪返D自助餐)
...
佢個資產值重遠高過佢股價,
唔好講佢重有大量現金/流動資產。
之前一直有股壇狙擊手搵股東用一毫買股票,
然後分晒 D 資產佢。
https://hk.news.yahoo.com/%E9%81%AD%E5%B0%8D%E6%B2%96%E5%9F%BA%E9%87%91%E8%BF%BD%E6%93%8A%E7%9A%84%E8%80%81%E7%89%8C%E6%9C%AC%E5%9C%B0%E8%82%A1%E7%B4%85%E5%BA%95%E8%82%A1-020517423.html
翻看中巴的2019年年報,公司的資產淨值達 101 億港元,其中淨流動資產佔44億 (約44%)、自營物業佔 28 億(約28%)、合營公司投資佔 30 億(約30%)。是次出售的英皇道合營項目在2018年報內只估算約 14 億,反映其資產賬面價值比實際價值低。透過出售旗下項目,將能反映其真實市場價值及為公司帶來龐大收益。而早於數年前,Argyle Street Management 曾經估計中巴每股真實價值達233元。本地商住物業的價格在過去數年攀升不少,相信現時中巴的每股真實價值只會較數年前更高。
中巴:成也顏家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比九龍公司進取> , 敗也顏家 <八九十年代不思進取, 與政府及乘客對著幹>, 時也命也! :o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