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重型電動車/混能車的出現﹐就要開發適合的部件去配合﹐由於多左一類產品﹐成本自然增加﹐特別係開發部 ...
以雙層為例 , ATH, 8400/8401 就知道 Hybrid 行長途用電都係未追上柴油效能
而且電力擺放係短時間內係會佔據巴士可使用空間 ,
ATH <> ATENU 為例 坐位大減 10 個 (59/31-> 51/29) , 或 11%
成本絕對會上升下點樣用哂混能甚至全電動?
相反 , 單層因為無高度限制 , 用天然氣同全電動都無咁大問題, 以城巴神龍 (35 +29) 同年青人 (34+37) 為例坐位數相若
但對岸已經用緊增程 , 同埋有一定規模既天然氣車 , 先唔講全大陸車
香港係新能源動力重型車係落後緊
唔係講恆遲 ! 唔係講恆遲 ! 唔係講恆遲 !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0-8-27 12:00
以雙層為例 , ATH, 8400/8401 就知道 Hybrid 行長途用電都係未追上柴油效能
而且電力擺放係短時間內係會 ...
用對岸做例子,不如放長雙眼睇下堆中國車用到幾耐?
環保唔只係排放嘅,部車用一陣就湯都係消耗緊資源。
畀盡佢用到十年,香港一部柴油車係接近佢兩倍壽命。
上年喺杭州坐中部14年LNG車好似就死咁,我諗佢維修保養成本絕對唔比一部十幾年歐洲車低,況且好多BYD電車兩三年已經變曬聲
咁寧願用耐用嘅柴油車好過,呢個世界唔係咩都要死跟嘅。
直角=1507 發表於 2020-8-27 08:59
永遠既Ecolife 2, AV133, RL75
車軸應該唔關事,混能/電動車可以照用返 歐六到頂啦 下一步肯定去混能 純電 現今社會好多行業係到等緊電池突破 judao92 發表於 2020-9-4 19:23
歐六到頂啦 下一步肯定去混能 純電 現今社會好多行業係到等緊電池突破
由電池車係蒸汽車接班人競爭輸俾內燃引擎車起計,依個突破都等咗一百年左右:lol
053h4 發表於 2020-8-27 14:21
主要汽車生產國都訂明汽車柴油車退出的計劃, 而混能或者電動都OK
其實油及天然氣呢樣野, 放係全球的話,...
大部分電力都仲係化石燃料生產,用電車無特別減少到對化石燃料依賴
反而電池技術真係到頂,香港亦無咁多空間俾巴士叉電,而架巴士咁大部用電效率又唔高,如果柴油車真係俾生產商淘汰,雙層車相信終於都係會返去混能方向
香港o既營運環境咁特殊, 而買車個量又唔細.
有數維返, 自然有有整D 針對香港o既車出黎.
勝利二型, 三軸巴士, 呢D 都係因應香港環境而生o既產品. 都重未講到香港市場養起成間丹尼士廠.
香港更加係巴士試煉場, 攪得掂香港, 差不多全球通行, 你睇下E500 MMC 就知.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