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coltd 發表於 2020-9-27 00:40

現時東廊西行的樽頸位在繞道入口前,因為來自糖水道的車 (包括 18X) 要切線入繞道;擴闊入口以西的路面無補於事。

qunow 發表於 2020-9-27 01:24

ccicoltd 發表於 2020-9-27 00:40
現時東廊西行的樽頸位在繞道入口前,因為來自糖水道的車 (包括 18X) 要切線入繞道;擴闊入口以西的路面無補 ...

擴寬入口以西可以解決的問題是讓往銅鑼灣和中西區的巴士線和其他車輛避開前往紅隧車龍

北角入口至繞道交叉位通常只會稍為慢車

jpoon 發表於 2020-9-27 01:53

clivetock 發表於 2020-9-26 20:52
東行落畢打街隧道要橫過繞道西行往林士街天橋,下面就唔夠位過,即係要上面起天橋跨過去,有冇空間起呢條 ...

拆咗林士街停車場及海港政府合署,重建返個交匯處就得
重建完後應該可以騰空到空間整返一兩幅商業地出嚟賣

limited 發表於 2020-9-27 02:15

jpoon 發表於 2020-9-27 01:53
拆咗林士街停車場及海港政府合署,重建返個交匯處就得
重建完後應該可以騰空到空間整返一兩幅商業地出嚟 ...
林士街停車場排左期拆,
至於海港政府合署, 當灣仔三幢政府大樓準備搬遷, 政府未必再有意減港島的政府大樓數量

ViviTse 發表於 2020-9-27 17:39

同意維持4線行車,至於減少一個塞車位先

ky927 發表於 2020-9-28 08:37

宜家東廊啲花糟位真心低能。好地地東廊東行入口三線變兩線;之前就仲衰,東廊最多流量條外線要虛線讓少車嘅中灣繞慢線;宜家就劃到天外來客咁大嘅影線,好在起碼唔洗讓中灣繞;

西行就仲百痴,塞到咁都仲想起花糟;好心搞好歌頓道/興發街個出口先啦。

真心唔明,起咁大條中灣繞無規劃啲幹線出入口數目嘅咩?起條三線嘅中灣繞,但出口東廊/中灣繞要每邊減一條行車線。

bb606606 發表於 2020-9-28 09:14

ky927 發表於 2020-9-28 08:37
宜家東廊啲花糟位真心低能。好地地東廊東行入口三線變兩線;之前就仲衰,東廊最多流量條外線要虛線讓少車嘅 ...

好明顯當初就高估落繞道既車流
尤其係北行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20-9-28 11:49

jpoon 發表於 2020-9-27 01:53
拆咗林士街停車場及海港政府合署,重建返個交匯處就得
重建完後應該可以騰空到空間整返一兩幅商業地出嚟 ...
但上環僅得干諾道沿線既樽頸空間過路都係冇解決到。
除非例如收左信德中心地面層及地底層改建新路:

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thread-1110412-1-1.html


Toz 發表於 2020-10-2 12:07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0-10-2 12:50 編輯

on11358 發表於 2020-9-26 18:31
本身方案要畫部份行車線出黎做路肩(唔係淨係做花槽),如果維持行車線數量,需要擴闊先乎合道路設計,
林士 ...
林士街天橋咁樣改法真係合理好多
之前話東行橋拆晒佢起花槽, 真係睇到滴晒汗


Toz 發表於 2020-10-2 12:50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0-10-2 12:51 編輯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0-9-26 19:36
始終解決唔到東行林士街天橋落畢打街隧道既問題?
原本林士街天橋東行落橋, 都要去到友邦金融大厦之後, 先可以轉左離開干諾道中
宜家經民寶街, 多左民耀街同愛丁堡廣場兩個燈口, 係友邦金融大厦一樣入得返干諾道中, 影響真係好細

仲有就係之前畢打街隧道東行經常塞車, 明顯無法應付交易廣場加林士街天橋匯合既車流, 宜家將兩邊分流, 咪係好事黎.


新同舊比

去政總一帶:都係行龍和道最快,無分別

入紅棉路上半山/去金鐘:多上面提到果兩支燈入返干諾道中,但係舊時可能要係隧道塞車,要入紅棉路就要行慢線落橋,即係要同交易廣場入既車打交

去灣仔北:會展打後經繞道快左,之前既最多都係多兩支燈,或者無分別(原先行龍和道快的話)

經菲林明道/馬師道天橋入灣仔舊區:繞道灣仔北出,不見得比菲林明道U turn 慢,仲避到入紅隧既車龍

上堅拿道天橋:咪又係多果兩支燈

去維園(告士打道):同上

去維園道:灣北出經會議道鴻興道,應該比之前快

東區走廊打後:唔洗多講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中環及灣仔繞道最新之修訂建議(涉及東區走廊之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