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X 發表於 2006-7-23 16:13

原帖由 av220 於 2006-7-23 14:53 發表

一說"災 (7=>7)", "強 (11=>12)" 係因為咁寫可以寫得快d.......
但我又唔認同, 如果要寫得快, 點解"解", "繁", "辨" 等常用字一筆都唔簡?

一、關係寫法問題:
同一劃,直劃同彎劃、本劃終點同下一劃起點位置差距,
所花既氣力已經有唔同。

強字「簡」得並唔成功,除非一般人下意識當左右上角
舊野係口字;但災字簡化後,個寶蓋頭肯定比三個彎易寫。


二、多筆劃字不作簡化問題:
應該係果 D 字既偏旁都無法簡化,
或者簡左真係會好樣衰既緣故。
或者你會話:而家簡體字已經好樣衰。
無錯,但當初制訂簡體字既人亦唔係完全唔用審美
眼光或者常識。

例如「解」字入面個「角」字就無得簡,
右面結構亦相當簡單,亦無從再簡。

繁字下面個「糸」字無理由好似「繑絲邊」咁簡,
上面個「敏」字亦無乜辦法,暫時只諗到「文」,
但字形不佳。

「辨」字不作簡化,亦應該係字形美觀問題。
因為「辦」字係簡到既。


三、我手頭上無草書、行書既筆跡,
但以我所知簡體字或多或少係用呢兩種書法做藍本。
如果去一 D 書法展去睇草書、行書,作品上面係有
唔少「簡體字」 (為公平起見,應睇古人筆跡)。

av220 發表於 2006-7-23 19:05

原帖由 238X 於 2006-7-23 16:13 發表
二、多筆劃字不作簡化問題:
(下略)


因為該說法係類似: "如果一個人節省到一秒(我就當寫個"災" 字),
咁十三億人可以節省到十三億秒, 可以提高經濟效益" 云云......
因此我先至會話, 既然想提高經濟效益,
想寫得更快, 較繁複既常用字都應該簡一簡化.....
尤其如果佢地既然咁細心, 連"寶蓋頭" 寫起來快過"三彎" 都諗到.....
(我相信"這" 字簡化, 也由於這是常用字.)

如果"繁", "解" 等字都有得簡, 節省既一定唔只一秒.....
考過AL 中史都知道時間幾寶貴, 5min 寫滿一頁單行紙,
有不少書寫時間都係花在這些"多筆劃常用字" 上.

角字唔多筆劃, 刀同牛都唔多, 但夾埋就可以好多.
偏旁簡化就唔可以幫這些字製造簡體字,
但可以自創ge (參考新加坡既"角羊"(解), "人于" (儒) 等字).

"釁" 字下面冇偏旁簡化, 酉同分都唔算複雜,
但咁樣寫埋一齊就唔係咁講la. 而"釁" 字簡化後為"血半",
都唔係根據偏旁簡化.

偏旁簡化, 或者之前討論既"形聲簡化", 甚至用別字代替(后vs 後),
都只係一d 常用既造字方法而已, 唔一定要死跟.
"釁", "農" 等字都冇跟到上述方法........甚至可能都唔係古字derive 出黎tim.
係有心造好簡體字既, 應該點都有辦法ge.


至於第三點, 我都有聽聞過, 甚至好似"禮" 字等係用返先秦古字tim.....
至於草書係咪根據古字, 就唔清楚.
(但我記得草書"為" 字成個"7" 字咁, 同簡體字係差少少,
我以前交功課成日咁潦比佢xdd, 但就唔係規範簡體字.)

[ 本帖最後由 av220 於 2006-7-23 19:11 編輯 ]

238X 發表於 2006-7-23 21:28

原帖由 av220 於 2006-7-23 19:05 發表

(略)

我諗都係果句,有 D 字簡起上來涉及認字同字形
美觀問題。而家咁改法已經有唔少字係搞到阿媽
都唔認得,果 D 簡唔到既字好有機會真係無辦法
簡完之後而唔影響字形同埋可讀性。至少新加坡
果個「解」字咁樣轉一轉,你唔講我就真係唔知
個字想講乜喇。

av220 發表於 2006-7-23 22:06

原帖由 238X 於 2006-7-23 21:28 發表


我諗都係果句,有 D 字簡起上來涉及認字同字形
美觀問題。而家咁改法已經有唔少字係搞到阿媽
都唔認得,果 D 簡唔到既字好有機會真係無辦法
簡完之後而唔影響字形同埋可讀性。至少新加坡
果個「解」字咁樣 ...

咁又係, 我第一次睇"血半" 時都唔知係咩字.......
好端端一個"釁" 字, 由上下結構簡化成左右結構, 走晒樣,
兼且不能從"血" 或"半" 聯想起任何同"釁" 有關既野:L
甚至我第一次睇以為佢係繁體字黎......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日式中文與簡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