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壽路線》過海隧巴302開辦十五年(7月29日)
302 慈雲山(北)→中環1991年7月29日起投入服務,以配合舒緩地鐵彌敦道沿線擠塞之交通措施,此路線由九巴及中巴合營,全以空調巴士服務。
袛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提供服務,假日暫停服務。
途經:慈雲山道,蒲崗村道,彩虹道,彩虹通道,太子道東,觀塘道,偉業街,啟祥道,啟福道,觀塘繞道,鯉魚門道,東區海底隧道,東區走廊,維園道,告士打道,夏愨道,紅棉路,金鐘道及德輔道中。終站設於德輔道中與租庇利街交界之後,門牌102號詹氏商業大廈外。
設一項單向分段收費:過東區海底隧道後往中環。
1992年6月1日起,延長為慈雲山(北)→上環,上環總站設於德輔道中金龍中心門外。
經原有路線至紅棉路後,途經:金鐘道及德輔道中。
(同時更改路線:過海隧道巴士300, 301, 303, 305, 336, 337, 348)
1994年7月3日起,往上環方向,改經:慈雲山道,蒲崗村道,鳳德道,斧山道天橋,彩虹道,然後折回彩虹通道原有路線行駛。
1997年11月9日起,改為慈雲山(中)→上環,以配合慈雲山(中)巴士總站啟用。
途經:惠華街、雲華街、慈雲山道,然後折回蒲崗村道原有路線行駛。
(同時更改路線:九巴3B, 3C, 3D, 15A; 過海隧道巴士116)
1998年9月1日起,中巴專營權結束,302改由九巴及新巴合營。
2000年12月31日起,改為慈雲山(北)→上環,以配合慈雲山(北)巴士總站啟用。
途經:慈雲山道、惠華街、慈雲山(中)巴士總站、惠華街、慈雲山道,然後折回蒲崗村道原有路線行駛。
(同時更改路線:九巴3C, 15A)
2006年7月1日起,使用八達通的乘客可享有以下轉乘優惠:302互轉其他東隧過海路線往港島方向。
若有302的用車演變和客量演變,歡迎提供。
另問:為何當年302要取道東隧而不經紅隧?
[ 本帖最後由 eric278 於 2006-7-24 20:30 編輯 ] 原帖由 eric278 於 2006-7-24 16:09 發表
1992年6月1日起,延長為慈雲山(北)→上環,上環總站設於德輔道中金龍中心門外。
經原有路線至紅棉路後,途經:金鐘道及德輔道中。
(同時更改路線:過海隧道巴士300, 301, 303, 305, 336, 337, 348)
1995年7月3日起,往上環方向,改經:慈雲山道,蒲崗村道,鳳德道,斧山道天橋,彩虹道,然後折回彩虹通道原有路線行駛。
請問閣下從那裡得知這兩個日子呢?
因閣下所講的日子和「巴士之訊」所講的日子有出入...... 原帖由 kiwai 於 2006-7-24 19:53 發表
請問閣下從那裡得知這兩個日子呢?
因閣下所講的日子和「巴士之訊」所講的日子有出入......
1. 延長至上環的日子應該大約與當年推出早晨特快線減五角優惠時間相約。
2. 改經鳳德道的日子大約在680增設假日服務相約時間。
由於筆者已遺失當年巴士之訊,故希各板友提出指正。
[ 本帖最後由 eric278 於 2006-7-24 20:31 編輯 ] 原帖由 eric278 於 2006-7-24 16:09 發表
為何當年302要取道東隧而不經紅隧?
因為紅隧塞車,加上東隧是新建,車流較少。
情況就好像行大運的269C (ver 1.0)、368、369。 原帖由 kmb~mcw1 於 2006-7-24 22:42 發表
307/373都係
不經紅隧
因為又是上述原因
而且307及373行東隧較快,因為由吐露港公路直至東廊銅鑼灣出口都是沒有燈位。 原帖由 GK2586~呀光 於 2006-7-24 23:13 發表
而且兜大圈又可以兜大D個行車里數,乘機收貴D呢
如果307真係收平少少但係行紅隧,睇怕我一定唔會搭佢啦~真係同d時間有仇咩~ 以前空調巴士比較少, 302 要老遠從 26,89 柯打.
估不到滿街空調巴士的今天, 仍然是從這兩線柯打.... 302的開國功臣不是從111拉過來嗎?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