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保留舊天星碼頭及香港陸上運輸博物館建議
小弟不才, 在下面兩道 thread 入面曾經分別提出過將舊天星碼頭建築群作原址保留並加以善用闢作海事/渡輪歷史博物館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159330
其實舊天星原址連同皇后碼頭愛丁堡廣告可唔可以一併發展為海事/渡輪歷史博物館?
原碼頭大樓改建成展廳, 可邀請現位於赤柱的海事博物館遷入, 或邀請各船公司如, 油麻地, 天星, 愉景灣等以象徵式一圓租用大樓營運. 展出本港渡輪歷史, 模型, 船用零件等. 博物館入口可選址原上層入口, 如可回復為惜日閘機, 同兩旁收費亭加旋轉閘會更好. 目的其實就係將分散香港各地的船公司 (如北角碼頭) 或私人營運的博物館併合一齊. 另外碼頭原泊位可用來停泊油船公司退役保留的船隻(如能有一隻天星會更好). 好似愉景灣的 HM218, 棄置在油塘船廠的前港澳水翼船等. 皇后碼頭位置可設置露天茶座.
及提出建議於中巴柴灣廠設立香港陸上運輸博物館, 但由於詳情涉及其他陸上交通工具, 感覺不適合於鐵路版中討論, 特希望在此借丁點地方再作詳細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161675
點解諗到用柴灣廠做交通博物館, 因為建築物本身就係本港公共交通發展史的一部份. 相信係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巴士廠之一 (唔知佢同九巴官塘廠邊個大) 其多層式設計連寬闊的車道正好方便展品運送.
當初我係諗住中巴柴灣廠現有樓面及建築, 如不作重建發展的話, 其現址及建築可以發展為一個汽車博物館(現已修訂為陸上運輸博物館.) 有見現時眾多私人以各種形式收藏古董車輛 (如個別或合夥在新界租用農地廠房存放藏品), 現址樓面可分租給各車會/私人停放有關汽車收藏 (古董車, 巴士, 貨車, 火車卡等交通工具). 聘請修護人員定期為車輛作出檢查保養. 以收費形式開放給公眾人仕參觀, 並設有導詞服務, 以防公眾損壞展品, 車主如欲駕駛展品外出遊河, 可以在知會館方後將自身藏品駛離場館. 現時仍在運作的中巴車輛, 維修工作可保留在原址並不對外開放. 至於落實方案當然會涉及與業主協商交換現址發展權的補償及條件等技術性問題, 但由於呢個只係小弟的白日夢, 本人不欲在此題目內爭辯. 況且落實機會渺茫, 亦不必太在意去批判.
歡迎作出討論. 原帖由 yoyotown 於 2006-11-23 01:07 發表
小弟不才, 在下面兩道 thread 入面曾經分別提出過將舊天星碼頭建築群作原址保留並?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159330
及提出建議於中巴柴灣廠設立香港陸上運輸博物館, 但由於詳 ...
我不是想潑你冷水
天星碼頭外圍已圍板及正進行部分內部拆卸工程
而柴灣車廠, 除非政府補償一幅等值地皮予中巴
否則一定必拆無疑 我覺得收藏古典交通工具既人寧願要求政府提供非長期場地,
資金上或者其他幫助會好D囉 原帖由 guia 於 2006-11-23 08:25 發表
我不是想潑你冷水
天星碼頭外圍已圍板及正進行部分內部拆卸工程
而柴灣車廠, 除非政府補償一幅等值地皮予中巴
否則一定必拆無疑
冷水唔緊, 正如我之前話旨在吹下水o者. 原帖由 yoyotown 於 2006-11-23 13:09 發表
冷水唔緊, 正如我之前話旨在吹下水o者.
事實如果, 你想用中巴廠做博物館, 得
你可以叫政府用幾十億(用重建後價值計算)回購番佢囉
我籠統粗略計算一下
地皮面積十一萬尺, x 8倍地積比率x$6000/呎 = 約52億 就算而家決定起呢家野...
有紀念價值同歷史既野好多都不在人世... 用中巴廠黎做博物館,就等同而家政府要收返你屋企做xx博物館,
如果無賠償,你制唔制?
柴灣道 391 號可建商住樓面面積總計最高為928,588平方呎,你又
知唔知值幾多 $ ? 原帖由 da54 於 2006-11-24 10:47 發表
用中巴廠黎做博物館,就等同而家政府要收返你屋企做xx博物館,
如果無賠償,你制唔制?
柴灣道 391 號可建商住樓面面積總計最高為928,588平方呎,你又
知唔知值幾多 $ ?
5-60億左右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