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tephen 發表於 2007-2-10 07:48

若果要是更舊的資料,就是50-60年代是由"佛山","德星"和"大來"三艘大船完全掌管港澳線的年代,
這是由1952年民生,利航等公司退出港澳客運行列後,至1964年澳門號出現的年代止...
再之前也許你真是沒聽過很多大船的名字會出現,例如"廣東","金城","廣西","新勝利","雙喜","粵秀",
"平安","廣福祥"...最高峰時十艘八艘爭住行都有的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船務公司,昔日為長江的航運服務出了很大的努力,在最近看中央電視台的"再說長江"
提及航運歷史時,也有提及民生公司以及船王盧作孚的貢獻...戰後落難來到香港,利用外國注冊的7艘"門"
字號大船(另兩艘仍保留行走長江),行走港澳,港穗航線,例如"龍門","劍門","玉門","石門","虎門"等...
門字系曾在港行走5年,惜公司於1951年破產.

還有值得討論的,就是航班時間表,大船的時間表我覺得很有趣的,就是分別安排航班是早上,下午,半夜
行走,尤其是零晨十二點於香港開那班,聽Guia說是零晨四點到澳門,然後在那裏等澳門關口開門的.
還要為公平起見,三艘客輪協議過是按時(例如季)調動,所以你不好以為有些公司固定在某航班賺錢,有的
則會因此蝕錢...

這些老資料在圖書館都可以找到,但要細心去找

[ 本帖最後由 fstephen 於 2007-2-10 07:51 編輯 ]

wwc 發表於 2007-2-10 12:28

cl1403 發表於 2007-2-10 23:21

70年代尾零晨十二點開果班是三點到澳門,
因我細個時經常要搭呢班船,
在澳門過關後便去十月初五街六國飯店等開門飲茶(四點鐘開門),
飲完茶後就搭頭班岐關車去拱北返順德.

通常呢班船都係用盧山同泰山,好少用南山.

Greendale 發表於 2007-2-11 21:32

Tickets of Lo Shan & Nam Shan.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來往澳門的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