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aiw 發表於 2007-4-23 21:16

[轉載]未油上全車身廣告的120及80年代後期電車相片

留意相中前方有一輛牌箱安裝在較高位置的電車,便是120,而拍攝這張相片時應該是於1980年至1982年之間,因為當時仍然有拖卡電車,環球大廈仍然在興建中,德輔道中置地廣場對出的路軌因為要興建港島線而要臨時向北移至接近歷山大廈的行人道:
http://www.pbase.com/anubis_photo/image/74249793
另外留意這張相片,編號37的電車是用長身鋁板,但是編號27的電車是用短身鋁板:
http://www.pbase.com/anubis_photo/image/26927676
另一張編號27的電車相片,後方是第一批進行翻新的電車141,是用長身鋁板:
http://www.pbase.com/anubis_photo/image/26927896

[ 本帖最後由 hkaiw 於 2007-4-25 17:31 編輯 ]

terence5070 發表於 2007-4-23 23:07

原帖由 hkaiw 於 2007-4-23 21:1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留意相中前方有一輛牌箱安裝在較高位置的電車,應該便是120:
http://www.pbase.com/anubis_photo/image/74249793
另外留意這張相片,編號37的電車下方的鋁板是較貼近地面,但是編號27的電車下方的鋁板是與車底與地面之間一 ...

謝謝分享!

(1) 係﹐戰後式120(翻新前)的牌箱係比較高的。而且車身亦比其他電車為高﹐跟現時的電車相若

(2) 短身鋁板是比較早期的

(3) 這是#141, 廣告是北京牛黃解毒片
頭幅和尾幅的車窗是開得比較高和接近車頂﹐這是第一批翻新電車的特色

hkaiw 發表於 2007-4-23 23:18

原帖由 terence5070 於 2007-4-23 23:0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謝謝分享!

(1) 係﹐戰後式120(翻新前)的牌箱係比較高的。而且車身亦比其他電車為高﹐跟現時的電車相若

(2) 短身鋁板是比較早期的

(3) 這是#141, 廣告是北京牛黃解毒片
頭幅和尾幅的車窗是開得比較高和接近車頂﹐這是第一批翻新電車的特色
這些相片都是來自一個外國網站的...

其實究竟那些早期翻新電車是安裝短身鋁板(只知道3,12便是),那些是長身鋁板(不是現在那款,而是141那款)呢?

那樣除了120外,其他的電車是較矮嗎?

terence5070 發表於 2007-4-24 09:43

原帖由 hkaiw 於 2007-4-23 23:1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這些相片都是來自一個外國網站的...

其實究竟那些早期翻新電車是安裝短身鋁板(只知道3,12便是),那些是長身鋁板(不是現在那款,而是141那款)呢?

那樣除了120外,其他的電車是較矮嗎? ...

我記得#6,#46, #85, #88,#127翻新好後都係用短身鋁板

係﹐如果以戰後式車身來計算﹐#120係特別高的

[ 本帖最後由 terence5070 於 2007-4-24 09:44 編輯 ]

hkaiw 發表於 2007-4-24 16:56

原帖由 terence5070 於 2007-4-24 09:4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係﹐如果以戰後式車身來計算﹐#120係特別高的
還有運往英國黑池那兩輛電車,好像也是較其他電車高。

另外翻新有關的問題,可以參考此文章: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170288&page=1

[ 本帖最後由 hkaiw 於 2007-4-24 17:13 編輯 ]

hkaiw 發表於 2007-5-7 14:52

再補充舊文:

以前看到吉之島百貨於1987年11月開業時的相片,看到當時有一輛 AT&T 白色全車身廣告的電車,翻新的標準已經是跟現時的版本(加厚車底厚度,兩邊加裝鋁板)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轉載]未油上全車身廣告的120及80年代後期電車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