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a 發表於 2021-4-3 19:47

佢個理由好誤導囉 出現大部分線加幅高過平均嘅原因唔係少客線加得多 而係啲11蚊以上嘅線加得少,269C 按加幅應該加1.1, 但實際只加0.9。嗰兩毫由啲收幾蚊嘅線找數,佢哋加多一毫已經可以係7%8%

shakugan2005 發表於 2021-4-3 20:04

Quanta 發表於 2021-4-3 19:47
佢個理由好誤導囉 出現大部分線加幅高過平均嘅原因唔係少客線加得多 而係啲11蚊以上嘅線加得少,269C 按加 ...

按照很多香港人既邏輯會唔介意果一毫, 即使條線本身收緊$4.X都好, 話知佢加多一毫等於加多2-3%

neoplan720p 發表於 2021-4-3 22:00

巴士公司同政府夾埋玩數字遊戲就一定;
不過從某個角度睇,多客線加得少,某程度上係正路喎。

shakugan2005 發表於 2021-4-3 22:21

neoplan720p 發表於 2021-4-3 22:00
巴士公司同政府夾埋玩數字遊戲就一定;
不過從某個角度睇,多客線加得少,某程度上係正路喎。 ...
2008年係根本冇服務既N60, N68, N82唔加, 太貴既268B/296D唔加, 得兩班既248P加得少而46X/47X/48X齊齊加多D, 所以大部分乘客都加多D; 之後就聯營過海線唔加再拉大D獨營線個加幅, 咁今次運輸處批准加幅8.5%而唔係得6%咁少喎, 只係調返轉聯營過海線加多D咁其他路線已經加少D, 而且有人計過以往既情況條數其實係將所有路線既收費做個平均數, 咁從來只有8.5%, 個數字遊戲係逾半路線實際冇加8.5%



Quanta 發表於 2021-4-3 22:57

neoplan720p 發表於 2021-4-3 22:00
巴士公司同政府夾埋玩數字遊戲就一定;
不過從某個角度睇,多客線加得少,某程度上係正路喎。 ...

但實際上唔算
佢純粹用現價做分界,冇得因應唔同路線客量而修改
即係原價7.5就一定加5毫 4.3就一定加3毫


cky 發表於 2021-4-4 04:59

b123as 發表於 2021-4-3 15:45
咁係運輸署要做野

唔可以賴晒巴士公司

佢唔賴落巴士公司
就搵唔到理由響呢度嘈之巴閉話要將 5B 判俾九巴做嘛

0 生晌呢度就只係識得來來去去三幅被加面皮厚到成幅牆咁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21-4-4 08:52

I20091157 發表於 2021-4-3 15:05
唔通你想加20-25%先夠喉?
加到同九巴相若車費啦,好嗎?

這足夠令原本收$10.7既290系一次過加到按里數收盡既$13.2。

HU6455 發表於 2021-4-4 11:15

流星☆雨 發表於 2021-4-3 15:45
咁轉乘優惠額又係邊個訂呀
九巴唔好側側膊喎

一次加價就睇得出,九巴越來越冇品,當香港人水魚一樣

ahken 發表於 2021-4-8 16:55

I20091157 發表於 2021-4-3 14:51
算啦,而家就好似MTR咁,明減實加
大家日後坐車自求多福啦!

都係用月票有著數(短途線就冇計了)

ahken 發表於 2021-4-8 16:55

流星☆雨 發表於 2021-4-3 15:45
咁轉乘優惠額又係邊個訂呀
九巴唔好側側膊喎

你講緊屎水咋吓...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九巴逾半路線實際加超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