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om1002
發表於 2022-1-31 14:05
本帖最後由 groom1002 於 2022-1-31 14:07 編輯
he_01 發表於 2022-1-28 09:02
咁咪照開 好似專家咁講 到時物競天擇 你係要過身
其實無論有冇打針已經與病毒共存,因為打針對delta/omicron冇效,睇返葵涌邨個案,打1-3針中招比例多過無打針,而且打針的無症狀人數仲少過冇打針,所以打唔打沒分別
I20091157
發表於 2022-1-31 15:46
HV9990 發表於 2022-1-13 01:50
根本去到而家呢個時勢仲要迫人打針就已經係政治考慮多過防疫
睇住啲所謂專家開始暴走,就知呢兩年完全係一 ...
終於都係有人要落台,但係而家好俾人一個feel就係隨便搵個人去處理就算。不過呢兩年疫情換嚟咁多大店小店結業先弊...高官就日日大茶飯...
kitarolo
發表於 2022-2-1 06:03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2-2-1 06:06 編輯
I20091157 發表於 2022-1-31 15:46
不過呢兩年疫情換嚟咁多大店小店結業先弊...高官就日日大茶飯...
正如我#18所講防疫除了是政治
更加係經濟手段,人口老化與出生
率下滑往往一同發生,由於唔少工種
無法自動化亦難大幅上調待遇,舉例
說擁私宅退休雖還清按揭,但差餉及
管理費仍有,後者會令儲蓄「無咁見洗」
沙士時嬰兒潮未退休且畢業者
供應不絕,造就咗兩三年特低工資
一企業兩制之例子並不少,時至今日
他們已達壯年,有的做到中層或賺到第一桶
金創業,但千禧一代(沙士後本港出生率斷層,
後來雙非政策叫做稍為增加適齡人口)不揀科
近乎必有資助大學讀,面試者不足難招高水平者。
所謂年金、投資、收利息……本質上
沒有錢生錢的方法,由誰來滿足嬰兒潮
投資回報的需求? 其方式比戰前出生者
更「進取」簡單嚟講必須有廉價勞力來
支持,要麽置業難度大增一直做租客,要麼
消極一點不結婚與家人同住,還是不夠數就
令壯年嘅創業者倒下,否則業主多過「租客」
實際上不僅是房產上的使用/擁有權。
I20091157
發表於 2022-2-4 10:35
kitarolo 發表於 2022-2-1 06:03
正如我#18所講防疫除了是政治
更加係經濟手段,人口老化與出生
率下滑往往一同發生,由於唔少工種
所以話呢幾年喺香港市場做商鋪投資都好難賺錢
尤其而家第五波之下,好多場所重開無期、公司唔太願意請人等不停出現
呢個情況唔知仲會持續幾耐呢...
要去番以前完全冇疫情下嘅生活
講緊嘅要求可能係要全港九成以上嘅人打齊三針,仲要負擔得起疫情萬一再失控嘅後果
正如MTR冇咗過境客生意對盤數或多或少都有影響
西九站呢兩年幾乎日日養蚊,似個鬼城咁:L
teddybus
發表於 2022-2-4 13:53
一個同鐵路無關嘅局長落台都擺得上R1討論,吹水王果然浪不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