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SV421_KS7716 發表於 2022-8-20 21:12

沙田隨筆 - 大老山隧道多石方案

本帖最後由 3ASV421_KS7716 於 2022-8-20 21:14 編輯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rea17shatin
Medium 版本: https://link.medium.com/ZLRBWB17Dsb

現時大老山隧道沙田出口位於小瀝源,但在研究階段時,隧道走線及沙田出口實際上有兩個方案供政府選擇,分別是小瀝源方案及多石方案。那為甚麼政府最後選擇小瀝源而非多石方案呢?

https://i.imgur.com/VAcDvwl.jpg

在大老山隧道的初期報告 (Inception Report) 中,顧問公司的資料顯示多石方案似乎比較有利。多石方案的隧道長度比小瀝源方案為短,約少 500 米 (3.4 vs 3.9 km),雙管隧道的話可以足足興建少 1 公里的管道。地質上而言,小瀝源方案將與一主要斷層比較接近,亦要與其平行而建;但多石方案則可以避免以上問題,雖與另一已知斷層的距離較近 (100 米內),但顧問公司認為並不會構成問題。風水方面,顧問公司特別指出小瀝源方案會在鑽石山墳場下經過,諮詢及興建時有機會引來公眾反對。
既然如此,多石方案豈不是比小瀝源方案更好?多石方案在隧道走線方面的確較有利,但在其他方面上卻有不少問題。首先,多石方案只設置一個通風井,位於茅撻村附近 (位置參考:https://www.map.gov.hk/gm/s/B/1102452020),亦需要擴闊前往該村的道路以作配合;但小瀝源方案則設有兩個通風井,基於安全考慮下小瀝源方案較為理想。另外,由於鑽石山出口空間不足,包括收費廣場等各項設施只可以在沙田一側興建。這大大暴露了多石方案的問題 - 多石出口同樣空間不足。多石方案中預留予收費廣場的空間不多,令設計改動靈活性降低。更致命的是,多石方案因此未能提供巴士轉乘設施,顧問公司惟有把巴士轉乘站設置於 P5 及 P7 路交界附近 (即沙田圍路及小瀝源路交界),因而被視為多石方案的重大缺點 (regarded as a serious disadvantage)。
最後,多石出口與沙田其他道路的連接方案亦有缺陷。多石方案因空間不足,未能提供隧道出口與地面道路 (沙田圍路) 的直接連接,亦只可以提供非常有限的幹道連接:雙向往返沙瀝公路及隧道出口單向往沙田路南行。至於沙田路北行及沙田圍路的車流,顧問公司提出在小瀝源一帶興建第二個交匯處,予車輛 180 度掉頭返回隧道出口。可是,這等於使用了小瀝源方案中的交匯處用地,浪費原可空出的土地。因 180 度掉頭彎位可能會成為交通黑點,而本身設計亦過度迂迴,加上無法提供巴士轉乘設施,運輸署明言不支持多石方案。結果,雖多石方案的隧道建設成本較低,但小瀝源方案明顯地較為理想,因此政府最後屬意成本較高的小瀝源方案。
https://i.imgur.com/s77uyXF.jpg

jpoon 發表於 2022-8-28 01:23

本帖最後由 jpoon 於 2022-8-28 01:25 編輯

而家鑽石山一邊都有通風口,用多石方案照計都可以用返?
多石方案嘅收費廣場位係咪而家水泉澳邨?當年威爾斯親王醫院規模無咁大,理論上沙田路應該可以起到支路連接?

Toz 發表於 2022-8-28 17:56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2-8-28 17:59 編輯

宜家重提多石方案, 仲有無空間?

起雙管, 每管兩線, 連接多石同現時大老山隧道九龍入口

收費睇齊大隧, 只用電子收費唔整收費廣場, 巴士轉乘站省略 (巴士照行大隧)

大隧兩繁真係塞得好勁下...

DIH 發表於 2022-8-29 14:29

Toz 發表於 2022-8-28 17:56
宜家重提多石方案, 仲有無空間?

起雙管, 每管兩線, 連接多石同現時大老山隧道九龍入口

獅隧加管理論上會增加一半容量,可以頂得一陣,市區好多地已發展,我覺得紅隧、東隧、大老山加管好過。

kei_hk 發表於 2022-8-29 16:43

DIH 發表於 2022-8-29 14:29
獅隧加管理論上會增加一半容量,可以頂得一陣,市區好多地已發展,我覺得紅隧、東隧、大老山加管好過。
...

紅/東隧﹐加管?

直接在2岸搵新的合適地點﹐起過條全新隧道好過啦。

仲用番現有的出入口(或附近位置)﹐2岸的接駁道路網都係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倒不如再分散去另一區過海好過。

JX9097 發表於 2022-8-29 22:20

kei_hk 發表於 2022-8-29 16:43
紅/東隧﹐加管?

直接在2岸搵新的合適地點﹐起過條全新隧道好過啦。


第四條隧道可以考慮九龍城碼頭一帶去炮北?

kei_hk 發表於 2022-8-29 22:29

JX9097 發表於 2022-8-29 22:20
第四條隧道可以考慮九龍城碼頭一帶去炮北?

我無意見
九龍區其實都可以考慮啟德發展區一帶。


不過﹐似乎港島區搵出口比九龍區難。

DIH 發表於 2022-8-29 22:41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22-8-29 23:26 編輯

kei_hk 發表於 2022-8-29 16:43
紅/東隧﹐加管?

直接在2岸搵新的合適地點﹐起過條全新隧道好過啦。

保護海港條例,好難再搵到位起隧道出入口及連接路,尤其是東隧至紅隧之間,東廊沿途交匯處亦已夠多。維港內我都只係諗到跑道過北角,但唔填海起唔到港島出入口。其實呢個係以前FF的一部分,梅樹坑—火炭—沙田路重層—多石—全地底至跑道—北角,但後來想法比較現實就算了。

我有諗過佛堂澳至柴灣起新隧道,可以吸引部分將軍澳東南過海,或觀塘往柴灣(經將藍)等車輛。

紅隧東隧正正就係多年來已有大量發展圍繞隧道而設,有既定需求,如果第二度起條新隧道就有用,而家兩條隧道唔會咁塞。西隧經過多年發展亦有自己定位,冇可能旨意晒佢分流。

jpoon 發表於 2022-8-30 00:48

Toz 發表於 2022-8-28 17:56
宜家重提多石方案, 仲有無空間?

起雙管, 每管兩線, 連接多石同現時大老山隧道九龍入口


個樽頸位到時會響觀塘繞道同大老山公路

jpoon 發表於 2022-8-30 00:49

本帖最後由 jpoon 於 2022-8-30 00:52 編輯

DIH 發表於 2022-8-29 22:41
保護海港條例,好難再搵到位起隧道出入口及連接路,尤其是東隧至紅隧之間,東廊沿途交匯處亦已夠多。維港 ...
而家中環至灣仔繞道東邊入口咪又係填出嚟
佛堂澳去柴灣,柴灣點駁東廊先?同埋果段東廊得兩條綫,未必夠用。不過過咗鯉魚門係咪可以填海?填到海就簡單啲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沙田隨筆 - 大老山隧道多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