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hoo 發表於 2022-12-1 12:08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2-12-1 05:49
其實應該3 隧都係同價 $60 先可以叫做分流到

如果唔考慮隧道周邊路網負荷,想要令到三條隧道使用量均等,就應該紅隧收最貴,東隧西隧平D。想要令到每程三線嘅西隧承擔最多流量而每程兩線嘅紅隧同東隧略低,就應該西隧收最平。

不過,現實係,西隧周邊路網有樽頸,往上環方向只有兩線。真係谷咁多車去西隧嘅話,要好小心。可以考慮在繁時將上環出口划為巴士專線,私家車只可去民寶街或入灣繞,或者過海後往西行由西環出。

JX9097 發表於 2022-12-1 13:58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2-12-1 05:49
其實應該3 隧都係同價 $60 先可以叫做分流到

三隧劃一收費都扭轉唔到需求不均嘅情況
因為紅隧位置上實在太煞食

s3n370 發表於 2022-12-1 17:47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12-1 09:51 編輯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2-11-30 21:49
其實應該3 隧都係同價 $60 先可以叫做分流到
當局似乎想借分階段調整價錢,去試埋收費拉窄之後,
有幾多駕駛人士肯俾多D去換取較快嘅車程。
一次過調整就試唔到呢樣野。

舉個例,以前我即使係唔趕時間,只要西隧比紅隧快超過15分鐘,
我都會直接飛西。
設想西隧紅隧差價跌到$30,我差10分8分鐘都會轉軚。唔同駕駛人士有唔同諗法,分階段試就試到唔同差價會改到幾多駕駛人士嘅習慣。

仲有一點,一次過調整,即係D車流會短期內大變。
到時肯定爆鑊齊齊喫蕉。
(所以自你見運輸署同巴士公司,唔會再玩F1板好鐘意FF嘅大型重組。
連屯赤改道都要分階段,你就知乜嘢事)

呢項數據更加可以用黎整下一個階段,三隧繁忙時間附加費。

Toz 發表於 2022-12-3 08:53

N年前政府研究擴闊紅隧,結論係港島北交通頂唔順

咁就乜都唔做,唔起就頂得順了?

起中環灣仔繞道唔諗埋可以接駁?

宜家想再擴闊紅隧,難了,同東鐵過海隧道唔可以太近,又要顧住中環灣仔繞道

sunhoo 發表於 2022-12-3 13:32

Toz 發表於 2022-12-3 08:53
N年前政府研究擴闊紅隧,結論係港島北交通頂唔順

咁就乜都唔做,唔起就頂得順了?


與其拓闊紅隧,不如起第四條過海隧道啦。九龍出口紅磡碼頭或啟德跑道,至於港島出口位置,如果填海禁令有得鬆綁就駁東區走廊,無得松綁就拉上寶馬山。新隧道未必兩邊都需要駁上快速路,亦未必需要太闊。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三隧分流初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