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足日誌:香港大學-龍虎山-薄扶林-山頂-中峽-黃泥涌峽
今年七月的天氣可謂酷熱難擋,氣溫屢創新高下,遠足郊遊成為苦事,市民都躲在家中避暑避疫。既然如此,今回決定走進鬧市中的山徑,好好享受繁囂城中的寧靜。
經過天氣突變的週末,2022年7月31日迎來一個陽光猛烈的星期日,一大清早乘搭港鐵到起步點——香港大學站。
從香港大學站A2出口進入大學校園,經黃克兢樓、厲樹雄科學館、研究生樓旁樓梯上行至大學道,然後靠右邊行人路走至旭龢道,再走上對面馬路的樓梯,經克頓道前往龍虎山郊野公園。
克頓道沿途樹蔭充足、景觀開揚,是附近居民晨運、遛狗的好去處,即使悶熱也走得輕鬆。
走到第一條分支路,走右邊小路,不久後再有分支,就選走左路往薄扶林方向,至於右路則是上龍虎山山頂,可先到山上欣賞遼闊的海景,遙望新界西,再折返左路。
沿車路走至盡頭,繼續走前面非常平緩的山徑,繞過瑪麗醫院後山,接上港島徑第1段,右方盡是優美景致,可遠望南丫島、長洲、大嶼山等島嶼。
再走一會,可循路牌往薄扶林水塘休息。不過我選擇往上走,在薄扶林水塘道離開港島徑,登上山頂廣場。
疫情中的山頂,遊客稀少,加上山頂纜車進行更新工程,走在山頂廣場,猶如置身屋邨商場,只見附近街坊和上班人士。
見如斯境況,決定留「廣」消費,順道為接下來的旅程充一充電。
大休過後,繼續餘下的一半路程,從凌霄閣經芬梨徑下降到歌賦山北側的白加道,盡頭處是與山頂道的交界點,橫過山頂道,到對面的僑福道一直往下走,見超級市場招牌轉左入和福道。
和福道盡處有梯級連接港島徑第3段,大約走5分鐘可到達分岔口,選左路往香港仔上水塘方向,續走港島徑第3和第4段。
當日天氣炎熱,太陽蒸發昨天的暴雨,在金馬倫山下曝曬甚是辛苦,由山徑上爬陡斜的中峽道更汗如雨下,猶幸毅力略勝一籌,離開中峽道也沒有停過一步,可是想不到即將發生小插曲。
一條身長約2-3米的蟒蛇突然從左邊撲出,以我頭部為目標,我見狀狂奔,兩秒後回望,見蛇不得逞,竄至路的另一邊往山下逃去。其時本來走在我前面的女遊人大驚尖叫,幸好在小插曲發生前趕過她,為她擋過一劫。
我驚魂甫定,5分鐘後步至中峽觀景台,欣賞南區絕美風光,觀景台外望淺水灣至鴨脷洲每一處,陪伴港人成長的海洋公園亦近在眼前。
離開觀景台,距離終點還有大約30分鐘路程,經過中峽和聶高信山南麓的布力徑,一直下降至終點,完成了今趟6小時(連大休)的行程。
布力徑出口左邊有巴士站,分別有路線1M/6/41A/63/66/76前往中環、灣仔、銅鑼灣、北角、香港仔、黃竹坑、赤柱等地。
夏天遠足需密切注意天氣變化,除了留意溫度,濕度和日照方位亦非常重要,宜走一些樹蔭比較密的山徑,帶備充足糧水,與友人同行。
在山上遇到突如其來的天氣轉變,例如快速由晴轉陰,或聽到天上隆隆巨響,雖未見雷電劃破長空,亦請盡快離開種滿大樹和空曠的地方,以免像此行前一天,發生郊遊客被雷擊斃的意外。
遠足期間,時刻留意香港天文台「天氣雷達圖像」,掌握實時天氣變化,對計劃行程有一定幫助。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