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足日誌:曾咀靈灰安置所-稔灣路-龍鼓灘路-龍門路
昔日電力公司堆放煤灰的地方,如今曾咀靈灰安置所終於在去年啓用,應運而生的還有公共交通,令一般市民都可以輕易前往。今年重陽時節,專程一探現代化的曾咀和附近厭惡性設施,然後沿馬路一直步行至屯門新市鎮,進行另類遠足。
2022年10月9日,重陽節後首個星期日,天氣仍然炎熱,早上乘坐巴士前往曾咀靈灰安置所起步。
骨灰龕座落於昔日的煤灰湖中央,當巴士駛至稔灣路最後一段斜路,可見其屹立平地中央,如精緻的房子。背後隔岸的是深圳蛇口,南山區的繁華景象。
新式的靈灰安置所通風度非常高,站在任何角落都不會嗅到燃燒冥鏹的濃烈氣味,每一層有非常廣闊的空間,適合大家庭一同祭祀,春秋二祭時節也不感到擠迫。
離開骨灰龕,正式起行。由巴士總站沿車路步出稔灣路,部份路段建於曾角河上,環境清幽,當日陽光猛烈,需打傘遮陰。
走至稔灣路,嘗試向新界西堆填區窺探,路上滿地髒水,被大型車輛壓過的家居垃圾,加上堆填用的沙泥,沿路的灰塵,絕對是行人勿近,在堆填區和源・區閘外到此一遊,便轉身離去。
走在稔灣路,持續20分鐘的大直路上斜,大型車輛駛過時塵土飛揚,即使周圍空無一人,也要把口罩戴好,防止吸入異物。
終於走到山坳,在湧浪路交界有警車和警察站崗,提醒車輛稔灣路和湧浪路已經封閉。
接著走上依然沙塵滾滾的龍鼓灘路,可直抵龍鼓灘,此路向山的視野寬廣,青山腹地西緣盡入眼簾,可以在龍鼓灘巴士總站對面走上中華白海豚瞭望台慢慢欣賞群山亂石。
來到龍鼓灘,龍鼓灣的風景一般,粗沙發黑,不過也要珍惜,或者十年八載後進行填海工程,這裡便面目全非。
起步至今約一小時,坐在海灣上的長椅小休片刻,享受著原始海岸線的美。
重陽時節不登高,陪伴著我的還有一眾鐵騎士,在灘上以車會友,多麼寫意。
休息過後,繼續往屯門市前進。我選擇走靠海的那段行人路,橫過通往青山發電廠的龍輝街後,進入一直爬升的龍門路,行人路亦變得似有若無,皆因腳下踏著是被圍封的車路。
二十年前也曾走過這段路,路上各式廢棄物、機油、瀝青、家居垃圾,髒兮兮的,有多幅盡毀的鐵絲網,走近了,一不小心便會墮下百米山崖,希望當局一一整頓。
說到底,當局不應讓人輕易走入此境地,皆因當我走到盡頭,卻發現無法前進,一邊是跳入數十米下水泥廠內的渠道,另一邊是車來車往、被一米半高石壆分隔的行車道,當年可自由出入的路口被堵塞。不想回到數百米前的龍輝街走另一邊行人路,只好趁馬路沒車時越過石壆離開。
往後的龍門路已被擴闊成新市鎮的格式,有寬闊的行人路,來回各三線行車,經過小冷水、望后石,在屯門-赤鱲角連接路下的行人路開始附設單車徑,接上蝴蝶灣公園的小路,是市民緩步跑和散步的熱點。
最終以2小時7分(連小休)的時間,由曾咀靈灰安置所步行至屯門蝴蝶邨,結束行程。
前往起點「曾咀靈灰安置所」的交通:
港鐵巴士K52A 屯門站-曾咀 (每日服務)
九巴52S 屯門公路轉車站-曾咀 (只限清明、重陽)
九巴56S 屯門站-曾咀 (只限清明、重陽)
離開終點「屯門蝴蝶邨」的交通:
港鐵巴士506 屯門碼頭-兆麟苑
港鐵巴士K52 龍鼓灘-屯門站
港鐵巴士K52A 曾咀-屯門站
輕鐵610/615 屯門碼頭-元朗站
小巴44 屯門碼頭-上水站
九巴59M 屯門碼頭-荃灣站
九巴259D 龍門居-鯉魚門邨
城巴962X 龍門居-銅鑼灣摩頓台
城巴B3 屯門碼頭-深圳灣口岸
龍運A34 機場-洪水橋洪元路
龍運E33 機場-屯門市中心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