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3555 發表於 2022-12-29 21:32

31 石盤河—下坑

今日朋友去檔案處睇文獻,提到31號當年投訴聲不絕,有兩三張報紙刊登。
報紙詳細報導,31的開辦係為疏導23號(即今64K)林村的需求而設,
當年村民投訴31號幾宗罪:
1. 有人截車司機扮睇唔到;
2. 有23停靠時立即飛站;
3. 司機在林錦公路左穿右插形同賽車;
4. 林村谷放學時間正是31需求高峰期,同學出馬路截車也照切線飛站,就算全車得不足一半人;
居民忍無可忍,指開這條路線不是為訓練車手而設,要九巴正視車長駕駛態度。
居民甚至說寧願將31號取消,把巴士放回23號,學生也寧願如常去大埔墟轉25(即今75K)返下坑還好。

最後,31在容兄的書寫係客量不足取消,然而照上面報導而言,似乎係司機態度導致乘客索性放棄,照報章所言,條線其實應該有得做。

kiwai 發表於 2022-12-29 22:12

根據當年資料顯示, 在1964年7月的客量報告
31全月載客率只有52%
25有80%
23就更誇張, 有156%, 即代表每轉車都做到兩批客
所以取消31, 然後把車輛分配給23及25都好合理

p.s. 今日我都在政府檔案處奮戰6小時, 解開了不少疑惑

KC3555 發表於 2022-12-29 22:30

kiwai 發表於 2022-12-29 22:12
根據當年資料顯示, 在1964年7月的客量報告
31全月載客率只有52%
25有80%


所以照客量而言,31本身係具存在價值,
最重要係,以服務態度去玩死一條線,真係值得深究。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31 石盤河—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