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G1428 發表於 2023-4-25 20:10

香港方面最多都係參考哂新加坡巴士服務經驗

只不過是新加坡果套未適合於香港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3-4-25 20:11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3-4-25 18:00
睇返年報
香港車務營運18年前係有賺
19年少少見紅


2021年車務業務EBITDA有賺,EBIT蝕
唔計建築成本唔計疫情,可以有賺的

kitarolo 發表於 2023-4-25 20:39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3-4-25 20:47 編輯

KG1428 發表於 2023-4-25 20:10
香港方面最多都係參考哂新加坡巴士服務經驗

只不過是新加坡果套未適合於香港 ...
大眾交通喺香港是盈利
性質可以話全球少見,在內地或
外國的城市都好大程度有公帑包底

香港做緊嘅就係兩蚊搭車
為主,廠房免地租嗰啲係細數目,
一方面話補助額暴增,但不論財政
年度的撥款或每名合資格人士每月
補助額,暫無封頂嘅討論,一來推測巴士
公司泵水少咗而申請嘅加幅更進取,二來
現環境仍需向嬰兒潮賣帳。

賣晒廣告不應長線短用,祗不過
港鐵站站停,點用都唔會被擺上枱

toby_tl10 發表於 2023-4-25 21:06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3-4-25 18:00
睇返年報
香港車務營運18年前係有賺
19年少少見紅


新鐵路綫係邊個出錢起?咁都算自負盈虧?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3-4-25 22:11

toby_tl10 發表於 2023-4-25 21:06
新鐵路綫係邊個出錢起?咁都算自負盈虧?

BTO嘅話
個B就唔關營運商先

城市級大型基建,出錢起就係政府或市政府
你搭飛機都唔會問係咪航空公司出錢起機場

toby_tl10 發表於 2023-4-25 22:28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3-4-25 22:11
BTO嘅話
個B就唔關營運商先



政府有問航空公司收機場稅,點會冇收錢?

kitarolo 發表於 2023-4-25 22:35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3-4-25 22:41 編輯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3-4-25 22:11
BTO嘅話
個B就唔關營運商先

城市級大型基建,出錢起就係政府或市政府
你搭飛機都唔會問係咪航空公司出錢起機場

鐵路有樣嘢叫「地役權」
所以豁免差餉地租(字詞上
不一定正確,歡迎指正上文)

機場嗰種情況係用庫房嘅錢
興建,後來成立機場管理局,本地及
境外航空公司從降落到起飛,使用任何
設施都需繳費,通俗而言,等於庫房放咗
一筆龐大嘅資金持續收租/收利息。

港鐵嗰種情況,正苦也是港鐵的主要
股東,透過物業與票務收入提供回報
但車站及其他設施若不是批地而需按
市值差餉地租計費,應該好和味。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3-4-25 22:43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3-4-25 22:51 編輯

toby_tl10 發表於 2023-4-25 22:28
政府有問航空公司收機場稅,點會冇收錢?
機場稅最終收返乘客
BTO個O 營運商自然要比錢政府要個經營權
正如隧道公司收到貴一貴,但政府唔係免費比佢哋做,佢哋要出錢買/bid個經營權contract
個費用1蚊又得幾百萬又得

同埋你比機場稅比幾錢
起機場要幾錢?
機場稅雞水咁多只夠冚你使用過程嘅嘅機場營運成本,有排都未夠冚基建費
大型基建本身就吸引投資促進經濟吸引就業稅收,最大舊錢永遠政府出,最大分別最多只係融資安排同收回營運成本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3-4-26 00:06

mattwong09 發表於 2023-4-25 19:34
不過就算呢幾年巴士服務cut咗咁多,載客率而家眼見都返唔到去疫情前水平,再加上而家營運成本都高咗唔少 ...

整體人口跌
需求跌係在所難免

運吉作為協調角色0作為
巴公單用減班應對但重組網絡就唔識交功課
(啦唔係話唔減得班呀)
與其話自負盈虧唔到
倒返轉佢地都無心改善
反正見紅咪加價囉
都未講中間可能存在一堆檯底交易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3-4-26 00:12

toby_tl10 發表於 2023-4-25 22:28
政府有問航空公司收機場稅,點會冇收錢?

KCRC收緊0066錢
政府亦係0066收緊息

當然你可以好嚴格去睇如果當初政府唔科水
盤數一開始利息可以好甘
從而嚴重影響網絡發展
不過你亦唔可以排除其實香港地大把有錢公司都夠財力起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外國經驗對香港巴士網絡有無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