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7066
發表於 2024-6-18 12:57
本帖最後由 KE7066 於 2024-6-18 12:58 編輯
JX9097 發表於 2024-6-17 13:52
啲統計員就咁企喺街邊望架車其實嚴格嚟講唔係數客,而係個別人士嘅估計
就算架車有人企,都唔等於坐滿
咁唔通上車行一圈阻住地球轉咩
諗下都知要極度精準就唔係一個調查員可以切實可行做到嘅嘢啦
假設個統計設定係想探究「可否應付乘客需求」,好似 A 線呢類有明顯客流高峰位置嘅,咁調查完無接近頂閘無留後其實已經可以直接 close file
有頂閘/留後先有需要再進一步調查睇下問題係咩位
依家個問題係在個結果應該點解讀
65% 其實等於坐滿,針對 A 線係咪仲可以稱得上「可應付乘客需求」
同埋平均值係咪足夠回應到公眾查詢
企人果堆理論講其他路線可能啱嘅
但 A37 唔願坐我諗無咩人覺得合理囉
JX9097
發表於 2024-6-18 13:39
Modern-stage 發表於 2024-6-18 12:29
其實而家唔使數,返廠插八達通機一目了然。
巴士公司就梗係直接攞數(現金比例真係低嘅,尤其是非遊客區嘅線)
運吉就一路都係「目測」嘅我理解
JX9097
發表於 2024-6-18 13:47
KE7066 發表於 2024-6-18 12:57
咁唔通上車行一圈阻住地球轉咩
諗下都知要極度精準就唔係一個調查員可以切實可行做到嘅嘢啦
我當然唔係喺某站上車數人頭再落車
但唔等於喺2024年仲用緊呢個方法係effective
至於何謂「標準」就係另一個issue
nickk
發表於 2024-6-18 13:52
JX9097 發表於 2024-6-17 13:48
一向都係巴士公司想唔想做,運吉想唔想批
啲so called統計...有利嘅時候咪quote下囉
...
不過673要全日後先可以做得起,唔試真係唔知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4-6-18 13:53
其實每架車上車門同落車門整sensor 咪可以知道有幾多人上落車
係唔知個客係邊度去邊度
JX9097
發表於 2024-6-18 13:55
nickk 發表於 2024-6-18 13:52
不過673要全日後先可以做得起,唔試真係唔知
所以咪「龍門任你擺」囉
JX9097
發表於 2024-6-18 13:57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4-6-18 13:53
其實每架車上車門同落車門整sensor 咪可以知道有幾多人上落車
係唔知個客係邊度去邊度
你睇下九巴樓梯sensor搞成點就知「唔可能」;P
同埋實際執行上都好難
例如頂哂閘嘅時候,上/ 落車門sensor好易被fake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4-6-18 14:16
JX9097 發表於 2024-6-18 13:57
你睇下九巴樓梯sensor搞成點就知「唔可能」
同埋實際執行上都好難
例如頂哂閘嘅時候,上/ 落車門sensor ...
咁都無計,商場既都只可以參考用
其實上層座位直接用熱能重量都得
真綠蛋寫上層 59 座都夠哂神奇啦
KE7066
發表於 2024-6-18 14:31
本帖最後由 KE7066 於 2024-6-18 14:32 編輯
JX9097 發表於 2024-6-18 13:47
我當然唔係喺某站上車數人頭再落車
但唔等於喺2024年仲用緊呢個方法係effective
至於何謂「標準」就係另 ...
針對呢個個案點樣唔 effective 先?
即係 A37 有大量客屯赤前落車當流水咁搭?
個數字唔準係一個問題,但唔等於個調查方法針對署方嘅目標唔適用
更現實係為求數字精準好難搵到更好而又合理成本及切實可行嘅第三方方案
前面板友都有提到統計作用係 cross-check 巴士公司數據
kay
發表於 2024-6-18 14:55
載客率都要睇咩case
如果有條線客量唔得但巴士公司想救佢
粒數唔係服務緊個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