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好好奇點解16要特登整做400座而唔係同其他兄弟一樣500
咁退船之前都有忠英傑呢D載客唔高既船
但如果換做客量細快船用途多左
Fuk19805 發表於 2025-8-15 23:48
其實好好奇點解16要特登整做400座而唔係同其他兄弟一樣500
假設將來舊新渡輪時代既船全部退役
30係橫水渡用
16係30後備
留咗位方便泊芝麻灣
slsso 發表於 2025-8-20 09:13
假設將來舊新渡輪時代既船全部退役
30係橫水渡用
你這樣講﹐都唔係太解釋到點解16號係400人﹐其他係500人。
30 : 長35米、闊9.7米、設計航速14節
16 : 长44.75米,船宽10.6米,型深3.65米,设计吃水1.32米,设计航速26节
15 : 总长44.9米、船宽11.1米,型深3.4米,设计航速26节新忠/顯 : 長44.2米﹐寬8.2米
載400人的16號﹐只係比其他500人的船短0.15米(15cm)﹐窄0.5米(50cm)。
這個尺寸相差﹐唔影響到靠泊芝麻灣。
30號缺勤﹐真係需要搵後備船﹐任何一隻船都可以頂上。
我係未同一時間見過15號及其他500座的船﹐只係網上見到相片﹐最大分別只係上層船倉只大約得一半﹐唔係去到船尾。
初時我都以為15號係好似30號一樣﹐真係明顯細隻一點。
但剛剛搜查番資料﹐發現2款船的尺寸﹐可以講大致上係相同。
這樣﹐為何真係要整細上層﹐載少100人?:L
kei_hk 發表於 2025-8-20 14:31
你這樣講﹐都唔係太解釋到點解16號係400人﹐其他係500人。
30 : 長35米、闊9.7米、設計航速14節
咁佢依家D新輝載客都唔係多
一係428一係235/223
快船買多左客量
kay 發表於 2025-8-20 20:42
咁佢依家D新輝載客都唔係多
一係428一係235/223
其實都唔係話新船載客量比舊船多的問題﹐而係為何隻隻都係500座﹐特別1隻要400座?
明明隻400座新船﹐尺寸上係同500座相同﹐為何只係一隻做細上層船倉﹐真係唔明點解。
你話有特別運作環境﹐例如要過矮橋之類﹐所以有隻船有特別﹐唔出奇。
一條航線客量需求細﹐所以做細船減輕成本﹐成立。
所以就出現 30號 行橫水渡。
上面講400座係 橫水渡的後備船﹐所以做一隻載客量少100人的船。
你話400座的船係比500座的船細﹐方便停泊某個碼頭﹐係講得通。
但問題係船的尺寸根本無分別﹐即係唔關泊某個碼頭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這個原因唔合理。
ps. 新船載客量高D﹐某程度上都係應付日後客量增長。
特別係長洲﹐一到大時大節﹐多100個位就真係多100個位﹐乘客上唔上到就可能真係差這100個位。
閒日4點機出中環﹐係可以坐爆500座快船的。
唔好比我睇死﹐換埋大船之後﹐大船的班次應該會減少﹐同時增加快船班次。
kei_hk 發表於 2025-8-20 14:31
你這樣講﹐都唔係太解釋到點解16號係400人﹐其他係500人。
30 : 長35米、闊9.7米、設計航速14節
16 同30喺跳板隔離加咗出入口,方便泊芝麻灣公眾碼頭
不過實際上見過30喺芝麻灣係用船頭生口去上落
至於500座停唔停到芝麻灣係另一回事,印象中坡柴,飛貓,輝18,,三層四層慢船,一眾500座都無行過橫水渡
slsso 發表於 2025-8-21 09:57
16 同30喺跳板隔離加咗出入口,方便泊芝麻灣公眾碼頭
不過實際上見過30喺芝麻灣係用船頭生口去上落
你講的一堆船未行過橫水渡﹐主因係客量問題﹐又有備用的細船﹐令到唔需要派這些大船去行。
但日後換晒船之後﹐除左30號之外﹐隻隻船都係相同尺寸(唔計千人大船)。
即係﹐派邊隻船頂更都唔係問題。
這樣﹐仲需要整隻400座出來?
就算你講﹐16號(400座)加多了一個跳板﹐都唔需要cut細上層去減座。
唔知過多幾年﹐16號的上層會唔會做擴建;P
增加番客量做500人。
slsso 發表於 2025-8-21 09:57
16 同30喺跳板隔離加咗出入口,方便泊芝麻灣公眾碼頭
不過實際上見過30喺芝麻灣係用船頭生口去上落
係要停一定停到,睇下以前噴射飛航的Flying Cat,咪一樣停大澳樓梯碼頭。
之前珠30係用過特別開出來的生口位係芝麻灣上落,但後來似係老人家係那個位上落不大方便了。
kei_hk 發表於 2025-8-21 10:14
你講的一堆船未行過橫水渡﹐主因係客量問題﹐又有備用的細船﹐令到唔需要派這些大船去行。
但日後換晒船 ...
純粹斷估,掉番轉頭諗本身係要買一隻400P 只係懶得去大改咪整咗一隻16嘅物體出黎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