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54 發表於 2025-10-15 23:26

頭先對返地政處航空圖同細比例地圖,呢段龍門路係80年代初連埋電廠一齊起嘅時候已經係呢個闊度,只係近電廠一邊一直無啟用。

另外根據最新龍鼓灘填海建議,將來呢段會變返四線。

kei_hk 發表於 2025-10-16 10:15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25-10-16 10:17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5-10-15 23:19
新界東北堆填區+沙頭角嘅規模大過新界西堆填區+龍鼓灘。
前者長期以來都係得雙線嘅沙頭角公路,
邏輯上解 ...
有無需要預先做定擴闊預留﹐上文已經講了﹐要睇番當年的發展大鋼。
沒有更多的資料﹐根本無得推敲是否需要做定擴闊的預留。

話唔定﹐當初預計係比現時有更多的發展﹐交通需求係需要4線來回。



如果當初計劃大鋼﹐係仲有大量潛在的發展﹐預期需要4線行車。
基於這段路再做工程的複雜性﹐做定4線闊度的預留並非不合理。


rickywk 發表於 2025-10-16 13:55

da54 發表於 2025-10-15 23:26
頭先對返地政處航空圖同細比例地圖,呢段龍門路係80年代初連埋電廠一齊起嘅時候已經係呢個闊度,只係近電廠 ...

有無多d資料睇到新建議?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5-10-16 14:45

rickywk 發表於 2025-10-16 13:55
有無多d資料睇到新建議?

https://www.legco.gov.hk/yr2025/chinese/panels/dev/papers/dev20250722cb1-1200-5-c.pdf

rickywk 發表於 2025-10-16 15:38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5-10-16 14:45
https://www.legco.gov.hk/yr2025/chinese/panels/dev/papers/dev20250722cb1-1200-5-c.pdf

咦,好多年前唔係話龍鼓灘附近有條渠務署排污隧道,所以填海位置要縮減?

s3n370 發表於 2025-10-16 16:10

kei_hk 發表於 2025-10-16 02:15
有無需要預先做定擴闊預留﹐上文已經講了﹐要睇番當年的發展大鋼。
沒有更多的資料﹐根本無得推敲是否需要 ...

無資料唔等於可以亂估

紅山半島對出嘅一小段大潭道,因應當時嘅八一號幹線起到四線,
都沒有因為“慳維修費”而封起唔用。
事實上開拓後唔開黎用,斜坡擋土牆渠路務橋隧都係要保養,
唔開根本慳唔到錢。

近乎緊接落成嘅龍鼓灘道,雙線都無,當年只係設避車處嘅單線雙程道路,
咁點解呢段唔索性留埋四線?

你駁話有難度,唔知情況就梗係覺得難。
要興建抑或擴闊呢段路不外乎開山劈石,爭在多與少咁解。
就算唔做探土,起頭兩條線果陣乜泥乜石都開哂出嚟任睇,
知道乜環境,隔N年之後再擴闊有乜難度呀?

行入D,通往龍鼓灘發電站嘅湧浪路,旁邊一樣係開佐一大片地,
入面應該唔會有乜發展啦掛?
同龍門路嘅分別,只係湧浪路旁邊塊地上面,設有疑似係地下有設施嘅警告牌。

kei_hk 發表於 2025-10-16 16:28

s3n370 發表於 2025-10-16 16:10
無資料唔等於可以亂估

紅山半島對出嘅一小段大潭道,因應當時嘅八一號幹線起到四線,


大家手上都沒有當年的規劃大鋼﹐大家都唔知當初入面預期會有幾大發展。
你可以推斷不是擴建預留﹐我亦可以推斷係擴建預留。

反正香港唔少地方都有一些預留位置﹐N年都未用得著﹐甚至真係用唔著。

點解會做一些預留﹐就係因為某些位置日後再做工程﹐會有一定複雜性。
預早做好﹐好讓日後減少麻煩複雜性。


你有你見解﹐我有我見解。

唔想再花時間同你爭論。

s3n370 發表於 2025-10-16 20:13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5-10-16 12:31 編輯

s3n370 發表於 2025-10-16 20:13

kei_hk 發表於 2025-10-16 08:28
大家手上都沒有當年的規劃大鋼﹐大家都唔知當初入面預期會有幾大發展。
你可以推斷不是擴建預留﹐我亦可 ...

唔開嘅預留位一般係掘頭路接駁口,呢度基本上係片完整嘅土地。
即使唔用當代嘅事去比較,你嘅說法本來就係穿鑿附會。

連政府最近出嘅閒置天橋列表,都唔包括你所講呢段路入面嘅橋樑,
直接否定埋預留呢個說法。
https://gia.info.gov.hk/general/202003/05/P2020030400559_337857_1_1583403080059.pdf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龍門路近青山發電廠一段係唔係做過擴闊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