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看數碼廣播?政府推出數碼廣播是否太倉卒?
現在只得慈雲山發射站先提供數碼廣播。覆蓋範圍50%都沒有,因為部分地方受高樓大廈遮蔽或其他發射站對某區有緩衝(如秀茂坪)導致部分頻道甚至全部都收不到。居住覆蓋範圍以外的巿區,部分為了率先測試可否接收,特意用數千元購買室內天線及機頂盒,結果大部分換來失敗收場。數碼廣播出現問題有以下幾點:1.政府落實推出數碼廣播,不應該只建慈雲山一個發射站,應同時間興建其餘五個站,同時間啓用,讓更多巿民可率先享受高清質素。
2.推出數碼廣播,不應太倉卒,應提供至少一年或年半時間表,讓生產商有足夠時間生產機頂盒,隨著巿民對數碼廣播的認受性及普及性,產品種類多,價錢可望在推出機頂盒半年下調。
3.數碼廣播應顧及低收入人士的需求,將來模擬廣播終止後,提供50%的資助購買機頂盒。
我認為現時只得一個發射站,發送的頻率有限,早應該暫停啓用直到其他發射站啓用才算對香港大部分巿民公平,因為部分節目只限數碼用戶收看,非所有人都裝設機頂盒接收。大家如何看數碼廣播?
原帖由 CPY 於 2008-2-21 11:2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數碼廣播不是生活必需品,資助低收入人士購買機頂盒會創下極壞先例。
日後低收入人士可能會要求政府半費資助他們看某歌星的演唱會。:Q
低收入人士若果家中有基本電腦設備,可以選擇購買USB TV STICK
取代機頂盒。家境清 ...
樓主係話
3.數碼廣播應顧及低收入人士的需求,將來模擬廣播終止後,提供50%的資助購買機頂盒。
咁我就覺得到時
政府都應該咁做啦
雖然話到時可能係平左
咁但係都要用錢買個架 (但係舊個架明明仲用得)
我反而覺得政府到時可以向低收入人士 - 機換機
舊電視 (正常) 可以換架 新電視
舊個 D 政府收番 (可能賣出去第二度)
而家政府都叫有錢
做以上行動都唔係話好咩姐 (當 還富於民 law) ~ 總覺得應該同政府講返句公道說話…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通訊及科技科) 的刊物及政府公報—http://www.cedb.gov.hk/ctb/chi/paper/index.htm
政府早就在2000年底提出了《香港數碼地面廣播第一次諮詢文件》,
第二次諮詢是在2003年底。
《數碼地面電視推行框架》—http://www.digitaltv.gov.hk/chi/pdf/DTT.pdf
2004年7月政府公佈的框架文件,裡面記載了推行數碼廣播的時間表、模擬廣播的終止期、技術制式、
頻率分配、發牌、過渡安排等,文件明確指定了:
- 亞視和無線最遲須在二零零七年內,開展模擬與數碼地面電視同步廣播服務路;
(最終兩台拖到2007年最後一日先正式啟播…)
- 二零一零年左右終止模擬廣播;
(最終因為業界反應而要延遲至2012年…)
- 如在二零零六年年底前,內地仍未公布全國通用制式,政府會由市場決定採用何種制式。亞視和無線已經表明屆時會採用歐洲的DVB-T制式作數碼廣播;
(最終內地在2006年8月18日才提交所制定有關數位電視和流動數位廣播的制式—DMB-T/H成為國家標準,
但即使如此,距離亞視和無線高清台開台足足有一年零四個月…)
- 最遲在二零零七年同步廣播開展後,亞視和無線須在二零零八年內,擴展數碼網絡至覆蓋全港75% 地方。
(要留意,負責興建發射站的,不是政府,而是兩間電視台(亞視、無線)…)
其實數碼/高清廣播的最大阻力,主要來自兩間免費電視台,最大的推動者是香港政府。
樓主所提及對政府的第一及第二點說法並不成立。至於第三點:
- 現時距離模擬廣播終止起碼尚有四年,根本仍是水晶球問題;
- 「數碼廣播應顧及低收入人士的需求…」請問樓主怎樣才算低收入人士?
- 「…提供50%的資助購買機頂盒…」又會有人話50%要自己俾,負擔唔黎…同咪,資助得睇數碼廣播,出得一半錢俾人買機頂盒,咁係咪應該資助埋低收入人士買部37吋Full HD LCD TV先算合理?
- 資助得人地買機頂盒睇電視,又會有人問,點解政府唔資助低收入人士買飛入戲院?點解唔資助低收入人士買漫畫、書、期刊?點解唔資助劇團來港提供免費歌劇?點解唔資助外國人黎香港搞多場維港巨星匯?
唔係話資助低收入人士唔合理,但提出推行資助的說法前,係咪應該諗諗個後果先?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