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bong 發表於 2008-5-7 20:38

原帖由 mckhgc 於 2008-5-7 17:45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真係「盲目前地鐵化」(似乎咁講比較正確)還好,須知前地鐵有好多野,係做得比前九鐵好

但好不幸,合併至今,接近半年,我完全唔見有一樣前地鐵做得較好既野,有帶入前九鐵。東鐵線、馬鞍山線不準確的月台顯示屏,依然不準確;東鐵線(尤其南行)不穩定的班次,仍然不穩定;東鐵線大部份站的種種簡陋設施,仍無絲毫改善,例如仍使用11年前的第一代八仔查閱器(前地鐵各站早已換成更清晰方便的彩芒版)、部份車站的出入口仍沒有ABC代號等(都已經唔要求改善遮D唔遮D既月台上蓋呢個咁「龐大」既工程了)


說話應該說得公度一點,雖然係我開文批評港鐵,但我又覺得有些事係唔關港鐵事。

東鐵月台顯示屏不準確、班次不穩定、部份月台無上蓋,罪魁禍首明顯係前九鐵,不必無限上綱全部怪港鐵。事實上上水站大堂翻新、西鐵天水圍及屯門站加裝擋雨幕牆,這些港鐵對前九鐵綫的改善應該獲得肯定。

最近西鐵月台悶熱的問題已有改善。

ChickenTong 發表於 2008-5-7 20:39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5-7 21:31

原帖由 mckhgc 於 2008-5-7 17:4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東鐵線大部份站的種種簡陋設施,仍無絲毫改善...

不論是前九鐵,甚至現時的港鐵,也承諾會翻新車站,
單是翻新中的大埔墟站、甚至前兩鐵轉車站也是進行改善工程中。

原帖由 mckhgc 於 2008-5-7 17:4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前九鐵做得較好的,除左「有公廁」呢樣重暫時keep得著之外,其餘都冇幾多樣剩。...車站公廁全線「前地鐵化」。

港鐵機場快線及迪士尼線的車站仍有站內公眾洗手間,亦會保留。

原帖由 mckhgc 於 2008-5-7 17:4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重有原站出入收十蚊...

正確上而言,是 20 分鐘後在原站出入將會收取 10 元附加費(長者除外)。
而在 20 分鐘內出入同車站,一切依舊。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8-5-7 21:34 編輯 ]

hkaiw 發表於 2008-5-7 23:05

提起顯示屏的問題,以前東涌線大堂的顯示屏是會顯示列車開出倒數,但是近幾年均取消顯示(記得去年仍然看到香港站東涌線大堂及東涌站仍然有顯示,現在則不知道了),結果便很容易「送車尾」,因為如果看到列車已抵達或還有幾分鐘才抵達的話便可以不用急步趕往月台。

另外有關月台長的問題,以前地鐵的月台長是有2位,而觀塘線的石硤尾站、樂富站、鑽石山站等亦設有2個月台長室,但是很多年前已經減為1位,港島線有部分2層月台的車站(例如:西灣河站、天后站等)及則魚涌站將軍澳線月台亦拆去其中1個月台長室或把原本的拆去及重置往其他地方(例如:則魚涌站港島線月台、銅鑼灣站等),現在很多不太繁忙的車站更沒有月台長駐守,如果要找職員便只能用對講機。

KR4210 發表於 2008-5-7 23:09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8-5-7 20:3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說話應該說得公度一點,雖然係我開文批評港鐵,但我又覺得有些事係唔關港鐵事。

東鐵月台顯示屏不準確、班次不穩定、部份月台無上蓋,罪魁禍首明顯係前九鐵,不必無限上綱全部怪港鐵。事實上上水站大堂翻新、西鐵天水圍及屯門站加裝擋雨幕牆,這些港鐵對前九鐵綫的改善應該獲得肯定。

最近西鐵月台悶熱的問題已有改善。
"上水站大堂翻新、西鐵天水圍及屯門站加裝擋雨幕牆"
以上全部都係九鐵所做o既改善工程,
尚有大埔墟站大堂及月台翻新工程

東鐵月台顯示屏不準確、班次不穩定、部份月台無上蓋都屬於先天性缺陷
舊訊號系統、與直通及貨運列車在同一線路上行駛、用上多年的月台均是問題所在
相信港鐵要改善以上問題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
九鐵亦希望改善以上問題, 唔好講到佢係罪魁禍首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5-7 23:30

原帖由 hkaiw 於 2008-5-7 23:0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提起顯示屏的問題,以前東涌線大堂的顯示屏是會顯示列車開出倒數,但是近幾年均取消顯示(記得去年仍然看到香港站東涌線大堂及東涌站仍然有顯示,現在則不知道了),結果便很容易「送車尾」,因為如果看到列車已抵達或還有幾分鐘才 ...

東涌站現時仍有(香港站不記得),但間中仍有機會出現其他告示(如列車開出後)。
因為東涌站是採用雙月台同方向的總站,此顯示目的除了帶出列車開出時間,尚有在那一個月台開出。

至於月台長問題,明明是同一個島式月台,
沒有太大必要在月台上放太多月台長,所以將部份多餘的月台長調職會更有效運用資源。

而且部份港島線,因為空間太狹窄,部份月台長室不但不舒適,還影響乘客等候列車,
所以部份車站的月台長室早已重置(正如閣下所述),或是以車站的控制中心取締。

而在東鐵線的情況有點不同,因為列車出入站有不少成份是人手操作,
所以在未自動化的情況下,月台長仍有必要保留。

hkaiw 發表於 2008-5-7 23:34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8-5-7 23:3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而且部份港島線,因為空間太狹窄,部份月台長室不但不舒適,還影響乘客等候列車,
所以部份車站的月台長室早已重置(正如閣下所述),或是以車站的控制中心取締。
那樣則魚涌站將軍澳線月台的其中1條樓梯在一個空間,其實原本是否想把月台長室搬到那裡呢?

至於車站的控制中心取代月台長室,請問有哪些車站便是這樣呢?

而東鐵線方面,如果連月台長也取消,便很難監察上下車的情況,恐怕很容易增加車門夾到乘客的情況了。

[ 本帖最後由 hkaiw 於 2008-5-7 23:36 編輯 ]

ahbong 發表於 2008-5-7 23:52

原帖由 mckhgc 於 2008-5-7 17:45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反而前地鐵D衰野,除左本topic中版友所講既西鐵線顯示屏外,重有原站出入收十蚊、冇真正客務中心(票務處做埋),就全部帶入前九鐵,連沙田站個列車書室亦被取消(當然可有人會認為呢樣係極無聊既野,但我認為有好過冇)。前九鐵做得較好的,除左「有公廁」呢樣重暫時keep得著之外,其餘都冇幾多樣剩。

合併後,東鐵線月台好似少左好多無謂廣播,我覺得係好事。
以前九鐵既廣播一個接一個,真係十分煩又造成噪音。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5-7 23:54

原帖由 hkaiw 於 2008-5-7 23:3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那樣則魚涌站將軍澳線月台的其中1條樓梯在一個空間,其實原本是否想把月台長室搬到那裡呢?

至於車站的控制中心取代月台長室,請問有哪些車站便是這樣呢?

而東鐵線方面,如果連月台長也取消,便很難監察上下車的情況,恐怕很容易增加車門夾到乘客的情況了。

小弟也不知道有否用過/計劃搬遷,但以該處的設計,可見是一個正常的月台長室。

有部份車站在非繁忙時間(如天后站),會間中利用車站的控制中心監察月台。
因為港島線根本接近全自動化,而 TO 亦可在列車控制車門及幕門,
加上月台閉路電視、控制設施全部均與車站的控制中心的系統連接,
事實上,非繁忙時間不見月台長,並不代表月台完全沒有人理會。

但是,東鐵線的情況則完全不同,
在入站時,部份大站(沙田站)會轉月台上下車以閃避直通車,月台長有必要作出人口廣播,
而離站時,部份車站仍要用回鎖匙控制關門時間及警號。
所以,港鐵是應先將現有東鐵線的月台設施提升,才應取締月台長的職務。
(應會在加建伸縮板及月台閘門改善)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西鐵月台顯示屏「東涌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