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 發表於 2008-6-12 00:42

原帖由 DM17 於 2008-6-11 01:3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當年道路規劃亦都係問題之一
南區大部分地方都係自成一角,
入同出都要用同一條路
而建築群又同大路差一段距離
好似華貴同華富咁,
兩邊各自開一堆線又唔符合成本效益
一條線經哂兩邊,因道路所限實兜到九彩

馬後 ...
其實2村之間係有一條車路連接
只不過該路唔開放比車使用
而家變左比人晨運既路
不過條路都幾斜下...

053h4 發表於 2008-6-12 11:02

kd7941 發表於 2008-6-12 11:38

原帖由 PB602 於 2008-6-10 23: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就好似華貴村, 如果70延長去華貴的話, 係咪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43X/46X等線長期虧巴士,鐵路,生活# r9 }6 x( B1 ]% ?8 q
損既問題, 而且又對華貴居民得益?


最好就梗係咁
但係聽聞香港仔班人唔肯:L

ronaldlau 發表於 2008-6-12 13:07

續...
要分析香港仔 / 黃竹坑, 必先了解過去選區之分佈:

2008
香港仔:   香港仔中心、香港仔舊區、崇文街、漁暉苑、水上 (21000人)
石漁:       石排灣村、漁光村 (17800人) (在 07年12月尾石排灣村認可人口 16100人)
黃竹坑:   舊大街後的一段香港仔大道、逸港居、黃竹坑、南濤閣、雅濤閣 (15200人)

2004
香港仔: 香港仔中心、崇文街、水上、逸港居
2006:    13567人   工作:7665人   長者: 1669人 (12.3%)
2004:    14200人
香漁:   漁光村、漁暉苑、香港仔舊區、舊大街後的一段香港仔大道
2006:    23256人   工作:11238人   長者: 4326人 (18.6%)
2004:    16100人
黃竹坑:黃竹坑、黃竹坑村、南濤閣
2006:    11947人   工作:6148人   長者: 2664人 (22.3%)
2004:    21000人
海灣:      雅濤閣...

2000
香港仔:   香港仔中心、崇文街、水上
2001:    13764人   工作:8317人   長者: 1321人 (9.6%)
2000:    13200人
香漁:       石排灣村、漁光村、漁暉苑、香港仔舊區、舊大街後的一段香港仔大道
2001:    15961人   工作:9104人   長者: 2197人 (14.0%)
2000:    15600人
黃竹坑:   黃竹坑村、南濤閣
2001:    20493人   工作:10578人   長者: 4365人 (21.3%)
2000:    17900人
海灣:       除上面外的黃竹坑

雅濤閣 : 1 540 單位
南濤閣 : 1 040 單位
逸港居 : 550 單位
漁暉苑 : 1 320 單位

由於選區變化太大, 好難出一個全面長期趨勢分析......
有興趣的板友可作出分析...

[ 本帖最後由 ronaldlau 於 2008-6-12 13:48 編輯 ]

Kaix 發表於 2008-6-12 17:12

原帖由 Maltesers 於 2008-6-11 08:38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不過巴士要競爭,前提一定要夠快,
故此一村一線,長遠來說,更加不會改變。


第1次貼文,請多指教:handshake

長遠南港島線東西兩段都通車,
預計會有可觀的乘客量由巴士流向MTR,
一村一線在繁忙時間尚可勉強維持有競爭力的班次,
但非繁忙時間隨時出現20甚至30分鐘的班次,
這是一大問題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08-6-12 17:14 編輯 ]

YC 發表於 2008-6-12 17:19

有相當一部分人會由外區前往香港仔及黃竹坑上班,因此該兩地的交通除了要能應付該兩地居民之乘車需要外,亦要能應付往來該兩地的上班乘客的乘車需要;而因此樓主在計算香港仔及黃竹坑的人口外亦不妨計算往來該兩地之流動人口。

小小愚見,不喜勿插。

ronaldlau 發表於 2008-6-12 17:28

原帖由 YC 於 2008-6-12 17:1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有相當一部分人會由外區前往香港仔及黃竹坑上班,因此該兩地的交通除了要能應付該兩地居民之乘車需要外,亦要能應付往來該兩地的上班乘客的乘車需要;而因此樓主在計算香港仔及黃竹坑的人口外亦不妨計算往來該兩地之流動人口。
小小愚見,不喜勿插。

乜小弟咁小器既咩 !? 哈哈 ^^"

講真, 往來黃竹坑上班的流動人口是隨著工業北移而下降,
同埋..... 係好少呢o的 data~

要活化黃竹坑, 其實除了靠未來黃竹坑的酒店外,
將舊式工廠大廈重建成寫字樓是必要,
此舉除了為港島提供更多甲級商廈外,
亦可為區內居民提供 career opportunities...

[ 本帖最後由 ronaldlau 於 2008-6-12 18:16 編輯 ]

YC 發表於 2008-6-12 17:43

原帖由 ronaldlau 於 2008-6-12 17:2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乜小弟咁小器既咩 !?

講真, 往來黃竹坑上班的流動人口是隨著工業北移而下降,
同埋..... 係好少呢o的 data~

要活化黃竹坑, 其實除了靠未來黃竹坑的酒店外,
將舊式工廠大廈重建成寫字樓是必要,
此舉除了為港島提供 ...
本人從沒有覺得閣下是小器的人,亦相信閣下不是小器的人,"小小愚見,不喜勿插"一句只是本人的客氣說話而己。

ronaldlau 發表於 2008-6-12 18:17

原帖由 YC 於 2008-6-12 17:4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本人從沒有覺得閣下是小器的人,亦相信閣下不是小器的人,"小小愚見,不喜勿插"一句只是本人的客氣說話而己。
o個句講笑而已, 勿介意唷.... ^^"

DA33EW4639 發表於 2008-6-13 20:02

遲D數碼港落成,工人會撤退!970/30X

而家970/30X都係靠工人先可以頂閘,遲D落成後,客量真係......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從人口結構看南區交通改變 (新增 置富, 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