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地震生存實用手冊
日前購買了五月份的National Geographic國內版(華夏地理),內附地震生存實用手冊,提及如何於地震中求存,以及即時應對方法等
,此外,此書亦提及一些地震的冷知識,包括地震的成因及一些與
地震有關的名詞。
此書全文版除了發售外,在以下網址亦供下載:
http://www.huaxia-ng.com/0806/images/quakebook.exe
下載後執行exe即可開啟,無需安裝。
華夏地理雜誌就四川大地震的報導,以及附加的網上資料:
http://www.huaxia-ng.com/0806/quake/
http://www.huaxia-ng.com/512/
在地震生存實用手冊中,或許有部份重點,往往係香港人未有留意
,皆因香港實在太安全,即使原來中國南部、福建、廣東、廣西原來
有一個很大的地震帶(即東南沿海地震帶),強度亦比中國西部少(見
手冊的第八頁/即Hardcopy的第15頁)。
手冊的第三頁(即即Hardcopy的第4及5頁)很值得參考,如發生地震
時在家中或室內(酒店),應立即把插蘇拔走、揭開水喉、把櫃面鎖上
(防止櫃內重物跌下)、及把所有大門打開(防止地震令門柱扭曲變形,
方便逃生)。 資料頗為實用
但最麻煩係無得zoom大來看,看得比較麻煩 原帖由 2A_DL13 於 2008-6-30 23:2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在地震生存實用手冊中,或許有部份重點,往往係香港人未有留意
,皆因香港實在太安全,即使原來中國南部、福建、廣東、廣西原來
有一個很大的地震帶(即東南沿海地震帶),強度亦比中國西部少(見
手冊的第八頁/即Hardcopy的第15頁)。
如果廣東有一個很大的地震帶
香港也不見安全
汕頭也在這一百年內及生過一次 7.3 級地震
而汕頭距離香港唔係太遠 ....
河源 又一廣東城市
也不時發生地震 (雖然震級較小)
Source: 天文台 原帖由 AVD1 於 2008-7-6 06:3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汕頭也在這一百年內及生過一次 7.3 級地震
而汕頭距離香港唔係太遠 ....
河源 又一廣東城市
也不時發生地震 (雖然震級較小)
Source: 天文台 ...
汕頭距離香港三百多公里,震到香港之時破壞力已不大了。
而河源的地震,有研究顯示是和興建水庫有關,而因興建水庫
而帶來的風險會隨年月減少。
另外,站友亦可以參考土力工程處的參考資料:
http://www.cedd.gov.hk/tc/publications/information_notes/doc/in_2007_05c.pdf 原帖由 da54 於 2008-7-7 00:5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汕頭距離香港三百多公里,震到香港之時破壞力已不大了。
而河源的地震,有研究顯示是和興建水庫有關,而因興建水庫
而帶來的風險會隨年月減少。
另外,站友亦可以參考土力工程處的參考資料:
http://www.cedd.gov.hk/tc/pub ...
其實我想知
興建水庫 與 地震有何關係 ?
我自己雖有讀地理,
但只讀很短時間,
但自己對地震頗有興趣
故此一問 ~ 原帖由 AVD1 於 2008-7-7 03:4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我想知
興建水庫 與 地震有何關係 ?
我是從一個地質學教授口中得知的,詳細理論我也不清楚,
但大概是和水庫儲水帶來對地殼的壓力,導致斷層移位有關。 原帖由 da54 於 2008-7-7 11:4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是從一個地質學教授口中得知的,詳細理論我也不清楚,
但大概是和水庫儲水帶來對地殼的壓力,導致斷層移位有關。
水庫龐大的儲水量造成強大的水壓, 水壓會向下加重對地殼的壓力,
令地殼下的地下水向四方八面流動, 當地下水流到板塊邊緣時,
地下水就像潤滑劑一樣, 減低板塊間的摩擦力, 「促進」板塊移動, 從而加大地震的風險。
但由於暫時未有技術預測地下水流動的方向和速度, 所以科學家未能以此作為預測地震的方法。
以上資料係我從某電台節目得知, 未必準確, 還請其他板友補充/指正錯處:handshake
[ 本帖最後由 dcbf905 於 2008-7-7 15:59 編輯 ]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