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X
發表於 2008-7-13 00:38
原帖由 |_arco 於 12/7/2008 22:3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上水站站牌同已示牌大部份已被港鐵化.........
港鐵既指示牌真係好難頂:Q
10/7 晚上:
http://i243.photobucket.com/albums/ff27/Larco2007hk/IMG_0060.jpg
http://i243.photobucket.com/albums/ff27/Larco2007h ...
我都係尋晚喺上水落車轉 279X 返屋企時見到呢個牌,但無拎相機出嚟。
SSBT
發表於 2008-7-13 00:57
港鐵 d 牌真係越換越衰 ..
都唔明,
以前九鐵d牌字又大隻又清楚,
港鐵而家反而要換細字既牌 ..
238X
發表於 2008-7-13 01:06
原帖由 SSBT 於 13/7/2008 00:5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港鐵 d 牌真係越換越衰 ..
都唔明,
以前九鐵d牌字又大隻又清楚,
港鐵而家反而要換細字既牌 ..
咁調返轉講,搭火車 / 地鐵通常到站之前已經有提示,
要睇都嗰陣睇咗先。行出車廂到車站第一件事通常都係搵出口,
(譬如我喺唔熟路嘅車站就會咁做)
咁要改自然想令個「出」字 (或者撻綠色 :P) 更加搶眼。
呢個邏輯唔一定啱,但港鐵咁諗我覺得唔奇。
而且根據港鐵風格,整車站標誌應該係搵條柱嚟裝先啱。
由掛牌轉黐柱呢樣嘢九鐵時代已經有實行,
如果係的話真係唔該港鐵貫徹一下,
盡快幫東鐵綫 (我唔明點解唔係「線」) 沿線車站加返黐柱標誌。
AVW56
發表於 2008-7-13 11:09
原帖由 238X 於 2008-7-13 01:0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咁調返轉講,搭火車 / 地鐵通常到站之前已經有提示,
要睇都嗰陣睇咗先。行出車廂到車站第一件事通常都係搵出口,
(譬如我喺唔熟路嘅車站就會咁做)
咁要改自然想令個「出」字 (或者撻綠色 :P) 更加搶眼。
呢個邏輯唔一 ...
講真個句, 東鐵線而家的 "綠黑配" 站名牌
(講清楚先, 只是站名牌, 不是其他指示牌)
其實好搶眼好醒目, 比以前單一藍底白字來得要好
但問題係, 而家站名放上面, 出字放下面
係車廂內完全睇唔到站名
雖然車廂內有廣播告知乘客下站是什麼
可是, 車廂內之噪音亦有可能令乘客錯過左
其次, 個人覺得, 站名部分,
點都應該大過 出部分,
而不是現時般平分上下部分
其實, 港鐵大可以用返九鐵個種format
站名為主大大個, 用黑底白字
再係右上角(或其他角落) 加返個綠底白字的正方出字
咁樣做, 既清晰實用 (車上乘客可像以前般睇到站車)
又美觀統一, 亦可以滿足港鐵要去九鐵化的欲望
SunnyJacky9094
發表於 2008-7-13 14:24
原帖由 AVW56 於 2008-7-13 11: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講真個句, 東鐵線而家的 "綠黑配" 站名牌
(講清楚先, 只是站名牌, 不是其他指示牌)
其實好搶眼好醒目, 比以前單一藍底白字來得要好
但問題係, 而家站名放上面, 出字放下面
係車廂內完全睇唔到站名
雖然車廂內有 ...
完全同意, 東鐵D PA真係細聲聽唔到......
我覺得港鐵版嘅第二幅相 (即係2號月台去尖東嗰張), 尖東後面駛唔駛咁多空位呀......
asv2
發表於 2008-7-13 15:16
換牌唔緊要
港鐵標準唔緊要
但可唔可以大隻字少少?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7-13 17:08
原帖由 AVW56 於 2008-7-13 11: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但問題係, 而家站名放上面, 出字放下面
係車廂內完全睇唔到站名
雖然車廂內有廣播告知乘客下站是什麼
可是, 車廂內之噪音亦有可能令乘客錯過
大家成日都話,一定睇唔到站名。
但小弟琴日做過實驗,如果你係近月台的車窗,根本未至於完全睇唔到站名。
特別係紅磡、粉嶺、大學站,根本可以清楚看見,只是比以前高了一點。
至於真正完全看不到,反而是在車廂的中央及望向另一邊月台。
大多只能看到出口指示(新)/英文站名(舊)。
或是上水站的情況,月台加建了部修設施(電線管),完全掩蓋了站名的部份。
但以前都是掩蓋了九成的中文站名,看來問題是早已存在。
究竟是完全看不見,還是某些情況下才看不見?
相信大家自有定斷。
若果真的有需要看站名,的又真的不相信乘客不會站近月台的車窗看。
(多人除外)
dennis28a
發表於 2008-7-13 17:20
原帖由 238X 於 2008-7-13 01:0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而且根據港鐵風格,整車站標誌應該係搵條柱嚟裝先啱。
由掛牌轉黐柱呢樣嘢九鐵時代已經有實行,
如果係的話真係唔該港鐵貫徹一下,
盡快幫東鐵綫 (我唔明點解唔係「線」) 沿線車站加返黐柱標誌
的確,柱身/牆身才是港鐵正常做法,而九鐵的黐柱做法係有一定好處。
無奈地,九鐵黐柱做法有一大弊病,正是在幼柱加上大板,
不妨參考大圍站,令月台變窄並非為一件好事。
至於綫字問題,參考維基的內容,據地鐵年代的官方答案:
「就「綫」字的使用,經翻查《辭海》的解釋,是指「路綫,如航綫、運輸綫」,而「線」則為「『綫』的異體字」。目前,地鐵沿用「綫」字,將來的港鐵公司也會繼續使用「綫」字。」
原理正是與「怱」和「勿」一樣,只是正異體字之分。
|_arco
發表於 2008-7-13 20:00
Walker
發表於 2008-7-13 20:07
其實港鐵款式的站牌/指示牌好壞與否就不予評論
但我認為字體太小就大部分人都認同吧:Q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