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_71 發表於 2008-9-10 21:48

末日實驗 「大型粒子對撞器」啟動

http://x77.xanga.com/5ad8542a11739210422290/z151151972.jpg

有些實驗可大可小,小的實驗包括在家中進行研究,也許是科學堂上那些小實驗。但近日全球屬目的實驗卻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甚至是最大風險的實驗。

http://x9a.xanga.com/b80c766241131210422346/z164049812.jpg

這個實驗稱為「模擬宇宙大爆炸」,研究目的其實有多項。主要目的除了研究宇宙如何形成外,還有研究時光穿梭這個人類夢求的東西是否能真正實現。為了完成此龐大的實驗計畫,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在蓋瑞士和法國的兩國邊境最深達地底下175公尺的長27公里環型隧道進行,將把氫質子或鉛離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99%相撞。撞擊區本身規模也很龐大,最大型的超環面儀(ATLAS)長46公尺、高25公尺,相當於半個巴黎聖母院,重7000公噸與艾菲爾鐵塔相當,鋪設電線總長3000公里。超環面儀啟動後一年內將產生3200兆位元組(TB)原始資料,相當於美國國會圖書館30億本藏書的160倍。科學家盼藉大型強子對撞器計畫,觀察宇宙大爆炸沒多久存在、但現在已看不見的東西。

聽起來很抽象、很複雜是不是? 在某程度上此實驗也很可怕,部分人士擔心,強子對撞器撞擊後釋出的巨大能量可能創造一個有如脫韁野馬的小型黑洞,進而吞噬地球,也可能產生「量子奇子」,使地球化為以奇特物質構成的死亡塊狀物。但參與這項計畫的科學家表示,撞擊安全無虞。

此實驗已在今天(9月10日)開始進行,實驗是否能夠成功完成,就要靠科學家們了。筆者其實非常反對進行有關實驗,但現正已開始進行,希望實驗能夠安全成功地完成,讓人類能夠進一步探索這個世界。

053h4 發表於 2008-9-10 23:14

3ASV196 發表於 2008-9-10 23:43

好耐之前, 睇Discovery Channel, 講4大(定5大, 唔記得)世界末日的可能....
呢個就係其中一個, 估唔到真係黎到真係做......

其實科學近好多年, 都少了很多重大發現, 好多科學發展都似乎停滯了,
特別係對太空的了解.....今次要在人類智識空間上, 與實驗危險性之間,
做一個選擇, 真的有d困難去下定論.....

ArnoldC 發表於 2008-9-11 00:33

當發明蒸氣機時,英國大部分人都認為人體只能以低於時速十英里移動,否則會即時窒息死亡。如果當時沒有人敢踏出這一步的話......

英國大規模採用MMR疫苗後,有兒童巧合地在注射後不久開始出現自閉傾向。一名本身正在研發類似疫苗的科學家以六名有關兒童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報告指有關疫苗導致兒童出現有關症狀後,大量家長拒絕讓兒童注射疫苗,導致幾近絕跡的有關疾病又再蔓延起來。其後全球各地多個科學上合理的研究都未有發現任何問題,但家長們早已對疫苗失去信心,並指責政府和各學術機構隱瞞實情。

人類每次作出創舉,都會有人杞人憂天的指有關科技可能導致什麼不可設想的後果。很多時這些過激反應被傳媒誇大,便會令大眾出現不必要的恐慌。反觀今次的實驗,科學家們當然已計算過,不會容許出現任何險情。實驗當然會有風險,但自古以來不少被認為是危險的實驗都成功進行,為我們帶來科學上的突破,今次應該不會有分別。

053h4 發表於 2008-9-11 00:41

AVD1 發表於 2008-9-11 08:48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08-9-11 00:3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發明蒸氣機時,英國大部分人都認為人體只能以低於時速十英里移動,否則會即時窒息死亡。如果當時沒有人敢踏出這一步的話......

英國大規模採用MMR疫苗後,有兒童巧合地在注射後不久開始出現自閉傾向。一名本身正在研發 ...
我自己又有第二個睇法
總括黎講 - 人類係自私

你上面所有例子,
如果要測試, 最後失敗, 可能死的只是那班科學家

然而今次的實驗, 賭本就是整個地球所有物品 (包括生物, 死物 ...)
如果實驗有所失誤 (現時暫時未知如失敗會怎樣)
有可能的是, 整個地球玩完 ~

OT.
由此事件, 又可看見夠竟所謂民主國家有何民主
與自己有關的 (生命, 大自然等), 普通市民又可以阻止嗎 ? (沒有做過公投 - 此實驗 - 贊成/反對)

個人意見而已 ~

[ 本帖最後由 AVD1 於 2008-9-11 09:03 編輯 ]

ArnoldC 發表於 2008-9-11 15:52

世上完全明白理論性物理學的人有幾多?公投最終又是由傳媒決定結果!

理論性物理學系建基於數學上,同以往先實驗後計算嘅做法唔同。傳統方法提出嘅科學理論系永遠無法被全面証實,只有未被推翻,但系數學理論一被証實,就永遠無法推翻。

053h4 發表於 2008-9-11 18:52

S3BL100 發表於 2008-9-11 21:45

原帖由 053h4 於 2008-9-11 18:5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傳統方法提出嘅科學理論系永遠無法被全面証實", 不知指那一方面...
如果你指牛頓定律, 同廣議相對論的分別, 都可能係正確
但係我傾向"牛頓定律"作為"廣議相對論"特例的角色

這其實是一個相當哲理性的問題,因為科學的觀察原於實驗,
而不論實驗或是理論,或多或少總帶有科學工作者的主觀成份。
(最簡單,又有點兒technical的例子是,在某些物理系統中,
一個一維simple harmonic oscillator,實際上可能只是在更高維
空間中的運動,例如二維空間的圓周運動,在一維空間的projection)
而要全面證實一個定律,往往是不可能;通常我們所做的,都
是在實驗上觀察結果與理論所預測者是否有出入。這個過程只
能算是verification,不算是proof。

在這前題下,就算是廣義相對論,都只不過是經過一大堆有力
的verification證實,這只說明了這套理論用來描述這個世界是
有效的,不代表這套理論反映事實的全部。(後者是許多idealisitc
的物理學家想追求的,但大多數科學家都傾向於採用前者的
approach,這亦是科學研究的精神)

原帖由 053h4 於 2008-9-11 18:5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何"數學理論一被証實,就永遠無法推翻"?
數學本身建基於一些前提下, 建立而來的體系
所以唔同前題下, 個發展出唔同的數學架構, 如complex number, 或球面幾何等

我覺得這只說對了一半;有許多時候,都是為數學而數學,
然而許多時候,數學和物理的發展都是息息相關的。例如一
些基本的物理問題,包括波動、熱傳導,都可以用偏微分方
程描述(物理的其中一個spirit,就是要quantify這個世界),
促進了十八世紀經典偏微分方程理論的發展;而純數學上complex
analysis的發展,最終也衍生出conformal mapping的工具,
成為二維偏微分方程的主要方法。

另,球面幾何,本人會當成是微分幾何的一個branch,當然
某些問題又和topology息息相關。

原帖由 053h4 於 2008-9-11 18:5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而物理, 工程, 在確定一些前題後, 經過一些約化, 借用部份或全套理論, 去描術一些自然界的行為
所以, 理論物理為何咁難明白, 歷史上多次披推翻, 修定
是因為科學家對自然界的觀察, 發展了新的理據, 可能係前題出錯, 或者係結果同現實不同, 而再發展新的理論
(如宇宙常數同大爆炸背景幅射)
數學, 在理論物理只係一種工具

物理和工程的精神和approach也大有分別吧。兩者雖然
都是seek quantification,然而物理是pure science,主
要是為了解自然規律,不論是諸如宇宙結構、粒子結構
等大問題,或是了解物質的特性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這些有些人不屑一顧的問題。而工程學卻主要在於應用。

數學是理論物理中是一種工具,但是數學在理論物理中的
重要性,往往就是因這句說話而被downplay;事實上,
有一門研究叫做mathematical physics,專門探討物理問
題中的數學結構(今年Shaw prize in Mathematics的兩位
得獎者都是mathematical physics的專家,其中V. I. Arnold
集中研究classical mechanics與geometry和topology的關
係,寫過Mathematical Methods in Classical Mechanics
一書,廣為採用、參考,在得獎前在學界已經是極之有名氣。)

P.S. 作為一個日常生活終日與這些東西為伍的學生,我看罷
各位板友的帖子,綜合回應是:我不是太喜歡外行的layman
未加了解就對專科知識亂加評論(這也解釋了我為何對美國
共和黨愈來愈沒好感);大家不是不可以談,但是亦希望大
家在這裏討論之餘,亦花時間對這些學科作更深入的了解(
在popular science level以足夠,不一定要專業),充實一下
自己的知識。

053h4 發表於 2008-9-11 23:16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末日實驗 「大型粒子對撞器」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