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K
發表於 2005-7-30 20:25
lauthomas在 2005-7-30 12:52 AM 發表:
站友id=64K
直接貼出報章圖樣
侵犯報章版權
違反站規第32條
現根據站規第53b)VII)條
向站友id=64K發出「警告」一個
如有任何查詢或意見
請電郵至appeal@hkitalk.net處理
謝謝
ref:
主 ...
今次是本人的無心之失,在此我向眾板友的不便致歉。
238X
發表於 2005-7-30 21:54
chai在 2005-7-30 12:51 AM 發表:
3.) 政府刻意將只佔申請公屋者少數的年青大學生﹐說成濫用社會資源
的一群﹐但實質大學生的比例只為少數﹐同時又沒說他們或許有其他
申請原因﹐究竟有否刻意分化社會。
如果一個政府純粹係為左分化社會而推出政策,
那是無意義地製造矛盾,恐怕是會引發暴動的。
希望我是多心想錯,但總覺得有人「話人者是」。
[ Last edited by 238X on 2005-7-30 at 21:57 ]
053h4
發表於 2005-7-30 22:48
SSBT
發表於 2005-7-30 23:51
有呃樓住既年青人,
亦都有呃樓住既富老人 ..
其實政府哩個政策,
根本就係一刀切 ..
要善用資源,
除左要認真審批青年申請,
亦要清走班公屋富戶 ..
不過一般情況下,
後生仔有手有腳都可以自己維持生計,
似乎老人個住屋需求比較大喎 ..
始終年紀大機器壞 ..
仲有 ..
唔係個個老人家都鐘意住老人院的 ..
因為老人家會覺得住老人院自己好似好冇用咁 ..
好自卑架 ..
chai
發表於 2005-7-31 00:01
053h4在 2005-7-30 22:48 發表:
1)年輕人口減少已是不爭的事實, 有沒有需要維持過去的建屋量?
2)新政策並沒有針對2人以上的家庭罷
3)就算低收入青年, 也有沒有必要30歲以下申請單身人士公屋?
回應﹕
1.) 原文是說現在的建屋量和以往大致一樣;
2.) 新政策沒有針對2人或以上家庭﹐這是事實﹐但不要忘起新政策
是在組織家庭後﹐才有機會用『較快』速度輪候公屋;同時必定要
記著現行政策是『規定』只有一個子或女與其伴侶可留下戶藉﹐
其他子女已失去提早申請﹐以作涵接的安排;
3.) 那麼應要看看為何要特別列明﹐『30歲以下低收入青年』﹐
為何必然沒有必要申請單身人士公屋。
chai
發表於 2005-7-31 00:04
SSBT在 2005-7-30 23:51 發表:
不過一般情況下,
後生仔有手有腳都可以自己維持生計,
似乎老人個住屋需求比較大喎 ..
始終年紀大機器壞 ..
仲有 ..
唔係個個老人家都鐘意住老人院的 ..
因為老人家會覺得住老人院自己好似好冇用咁 ..
好自卑架 ..
現時60歲或以上的申請人﹐是可以排特快隊伍﹐
並可以『市區』為申請區域。
053h4
發表於 2005-7-31 09:25
Chairman
發表於 2005-8-6 19:20
chai在 2005-7-30 00:51 發表:
1.) 現時停止與建居屋單位﹐中下階層人士以及公屋原有居民的流動性大減﹐
根據簡單『需求與供應理論』﹐如政府維持興建公屋數量不變﹐公屋單位的
需求只會照理上升﹐這已經超越申請人是否年輕的問題;
”停止與建居屋單位”不代表
”中下階層人士以及公屋原有居民的流動性大減”.
沒有一手居屋,但仍有私營樓宇及二手居屋.
無錯,沒有一手居屋推出是少了這個選擇,
但不代表流動性會”大減”.
而且,你混淆了兩個概念:
一是現有公屋居民及或其他中下階層人士沒有居屋作為選擇的問題;
二是對公屋的需求.
兩者有關係,但不是必然的關係,如上所說,沒有一手居屋,仍有
二手居屋及其他私營樓宇.
Chairman
發表於 2005-8-6 19:24
M在 2005-7-30 07:57 發表:
合理地「濫用」公屋資源的大學生固然有,可是住在公
屋的隱形富老人也有。但房委會沒有打擊濫用公屋的老
人,只爭在房委會沒有美化那些濫用公屋的獨居老人而
已。
有什麼證據去證明你以上的觀點?
M在 2005-7-30 07:57 發表:
人老了就應該返回原居地安享晚年,就算有家人鼓勵的
要麼便送進老人院,要麼便與家人同住,政府反而鼓勵
他們留在香港申請公屋安享晚年,完全是荒誕得很。
什麼為之原居地?
難道獨居老人沒有住屋需要?
M
發表於 2005-8-6 21:40
Chairman在 2005.8.6 19:24 發表:
什麼為之原居地?
難道獨居老人沒有住屋需要?
戰後香港有好多人由大陸落來,家陣佢地年紀大啦。
若果要佢地響呢度安享晚年實在唔係太好囉,點都應
該予他們返回家鄉。
房委會及房協為獨居老人提供充足的住屋,獨居老人
完全不愁沒屋可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