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BL100 發表於 2009-1-6 15:59

「學以致用」?

昨天到深圳某書城買書,在physical sciences的書架
找書之際,看見一年青香港男士與一女生及其家長偶
遇,聽乎其言談,男的大概是在U of Maryland讀PhD
in material science,現正放假回港,大量掃平書;而
女的則是男的undergrad師妹,亦為一美國大學的PhD
學生,大概是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當中有以下一段對話,我覺得實在可圈可點:

母:「嘩,讀博士要讀成六年咁耐架?我仲以為六年係學士
加埋博士添!」

男生:「個standard duration係五年,不過以我果間為例,平
均數都要6.4年,我都轉過兩次老細。」

母:「點都好,我最驚都係個女係咪學以致用,將來能唔能夠
晌香港搵到工,賺到錢。」

父:「唔好講賺到錢,最緊要係有份穩定既工,衣食無憂。」

母:「係喇,應該係衣食無憂,學以致用。不過,話時話,
女既讀呢樣野到底好唔好架?」

我聽罷,心中覺得可笑又可悲。一直以來香港人都崇拜實用
主義,最重要的是賺大錢。不過,「學以致用」又是否真的
如此重要?為甚麼學習是為了實用,而不是提升個人素質,
增進知識?我知道science就業是有些困難,許多人都困在
postdoctoral trap,然而,這畢竟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具
相當挑戰的事業,為甚麼不可以放開懷抱,讓子女往外闖?
自己擁有許多其他人沒有的專門高深知識,不是值得驕傲的
一件事嗎?

香港有太多這一類對世界缺乏了解、不明白知識的價值、不
尊重知識的人(特別是老一輩),這大概是令我想離開香港
的最主要原因。(不過也好,過幾天我又離開香港這個太多
以為自己充滿人生智慧的蠢才的地方了。)

edhong 發表於 2009-1-6 18:18

238X 發表於 2009-1-6 18:38

原帖由 edhong 於 6/1/2009 18:1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而是太多樓主這類型的人
認為周身刀, 無張利才好的人才可以在香港立足
把部分專業行業看低

我雖然反對樓主, 但反而覺得香港太少好似樓主呢類人.

marklam 發表於 2009-1-6 22:15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09-1-6 15:5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聽罷,心中覺得可笑又可悲。一直以來香港人都崇拜實用
主義,最重要的是賺大錢。不過,「學以致用」又是否真的
如此重要?為甚麼學習是為了實用,而不是提升個人素質,
增進知識?我知道science就業是有些困難,許多人都困在
postdoctoral trap,然而,這畢竟也是一份正當的工作,具
相當挑戰的事業,為甚麼不可以放開懷抱,讓子女往外闖?
自己擁有許多其他人沒有的專門高深知識,不是值得驕傲的
一件事嗎?

香港有太多這一類對世界缺乏了解、不明白知識的價值、不
尊重知識的人(特別是老一輩),這大概是令我想離開香港
的最主要原因。(不過也好,過幾天我又離開香港這個太多
以為自己充滿人生智慧的蠢才的地方了。)

誠言,這位母親的思維無疑是膚淺的。畢竟大學畢業生
與中學/預科/IVE畢業生最大的分別,除了單單學識較
豐富外,還有是分析及批判能力。在大學裡,學生根本
便是靠自己整理筆記,自己研習書籍;教授根本是不應該
投學生所有,如中學時整理筆記,還提供考試貼士...

當然,這不是學生及教授的錯。在香港只有兩間大學時,
儘管只入到哲學系這類「搵唔到食」的學系,學生亦會
珍惜求學機會,家長亦會樂觀其成。雖然亦有「書中自有黃金屋」
的味道,但是當時的大學生對「大學生」身份是很自負的。
正因為大學生少,社會上對大學生普遍是有期望的,
所以當時大學生課餘時,可以「認中關社」。
還有,當時大學哪裡有所謂會計系、商業系、工商管理系
這類「搵大錢」的學系?若果有的,那便是當時的所謂
「理工學院」所開的「榮譽文憑」囉!

現在,大學由兩間增至九間,大學畢業生由佔適齡人士
的2%激增至18%,多出的七間是點「爆」出來?那便是
由理工、城市理工、浸會、嶺南那些以實用學系為主導
的學院「升格」而成。在大學生供過於求,我是僱主,
有得選的,當然是選以所謂「學以致用」的畢業生。
因為不需要花什麼時間教導,人家一入職便上手。
大學生畢業的首要任務是什麼?不是爭取2012雙普選,
不是讓RTHK過渡成公營機構,而是盡快找到工作,
還了一屁股GRANT LOAN!

學生選擇所謂「學以致用」的學系,很大程度上是
受家長及社會逼出來!.....(待續)

[ 本帖最後由 marklam 於 2009-1-6 22:17 編輯 ]

marklam 發表於 2009-1-6 22:35

自從香港的大學在90年代大幅增加會計及商業學位,不單
令大學教育變得商品化,還掠奪了其他學系(如文學系、社會工作
系)珍貴的教學資源。以前成績優秀的預科畢業生,選文學系、
理學系、醫學系、法律系、工程系、社會科學系、都未輪到會計/商業系。

以我而言,我本身是想修地理系(夠唔市僧嗎),而JUPAS第一志願--便是中大的地理系。
無奈技不如人,只可在IVE修讀會計學文憑。我自己也不喜歡讀會計的,
(你估日日準備考試有過癮呀,仲要不保證一TAKE PASS!)。
因為如果連這個文憑都放棄的話,只拿2D3E(或者被極端泛民貶稱2F3U),
不要說做麥記,連幫長毛、吳志森、alan梁抬轎的份兒也沒有!

你估而家修讀「學以致用」的學系的人很高興!有空到某著名討論區,
你便看到很多行家(有些已是FCPA級)很多都是對這行多加鞭撻。
仲有,一個拿得「搵到食」的學位,但考不到專業資格的,其學位
功力只得三成左右,連「搵唔到食」的學位都不如!

如果要怪香港市民自以為是,不如先怪香港社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除了無雙普選外)其實如果不是中國於九七年收回香港主權而出現
人才外流,港英政府亦不會大力擴張專上教育學額。但是再講下去又
會討論到「香港應否回歸中國」此爭論性極大的問題!

DIH 發表於 2009-1-6 23:57

幸好我父母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但其他父母,不清楚大學為何物,可能只有小學或中五程度,
以他們的角度去思考,想仔女搵份好工,自己照顧自己當然係top priority。

從該對父母的言論,都係以個女出發,可能係驚佢讀完PhD已經不能在職場立足(又或者驚佢人老珠黃冇人要:lol),
又或者唔知呢個世界有postdoc呢樣嘢係可以賺錢的,但佢地自己未讀過大學,唔知有咩出奇?咪唔明講到明囉。

佢地唔尊重知識?就連畀個女讀大學都費事啦,嘩,重外國讀添喎!
話晒都懷胎十月眠乾睡濕含莘茹苦養大個仔(講緊你)/女(該名女子),我覺得樓主唔應該咁樣話人。
你這樣的言論,同全香港大部分父母打男子單打,又是否一個大學生應有的態度?!:@

坦白講,我為這樣的言論感到憤怒,為香港的大學生有這樣的思想而失望(雖然我一早知有人係咁),
尤其是我的外婆剛過世,她目不識丁,但她的兒子入到英國的大學讀土木工程,
加埋五個女,個個都養到自己同家人肥肥白白,
從來無人嘲笑過阿媽唔識字(我地呢班孫亦都冇),
臨終前六兄弟姊妹齊晒,無鬧交,無不和,無人離家出走,醫生都話佢修到。:'(

我自己呢,我阿爸阿媽都唔知大學有乜嘢,亦唔知MPhil有錢收,
總之就係我喜歡怎樣便怎樣,他們相信我的選擇。或者我好彩啦。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施主」,請慢慢參詳。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09-1-7 00:00 編輯 ]

053h4 發表於 2009-1-7 00:10

ArnoldC 發表於 2009-1-7 04:40

香港有部分人唔系最講"經濟效益"嘅咩?讀Natural Science出來唔駛學以致用,等幾年個市好啲......:lol

咩都講"純學以致用"咁不如全世界份份工都整個Taylor made嘅學位啦!

3ASV196 發表於 2009-1-7 09:47

原帖由 DIH 於 2009-1-6 23:5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幸好我父母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但其他父母,不清楚大學為何物,可能只有小學或中五程度,
以他們的角度去思考,想仔女搵份好工,自己照顧自己當然係top priority。

從該對父母的言論,都係以個女出發,可能係驚佢讀完PhD已經不能在職 ...

同意

其實樓主可能真係好有世界觀, 不過從多篇文章睇到, 佢最大問題係, 佢無左對本土過去
歷史同文化的認知.....亦少左一份對其他人士想法的諒解....以至往往好強烈批評其他人...

其實都講左好幾次, 上一代人唔清楚學術, 係正常, 佢地無樓主咁好彩, 可以讀咁多書,
去到外國大學見識, 亦無樓主屋企咁好彩, 佢地當年真係好難搵食....養好多人, 家姐
都要做野養細路...搵份工, 當然最重要, 當年讀書亦係為左搵份好工....

HKU 本身都無100年, 即香港有左專上教育唔夠100年, 普及化更加短時間, 試問上一代人
唔理解, 又有何出奇?

其實見到樓主成日可以去外國讀書, 交流, 係一種幸福, 佢可以選擇離開, 但好多人可能更
努力, 更有知識同智慧, 亦未必可以(如要照顧家人), 希望樓主批評他人的想法同時, 能珍惜
所得到的, 學有所成...真正放開自己的思想...

[ 本帖最後由 3ASV196 於 2009-1-7 10:05 編輯 ]

hksf 發表於 2009-1-7 19:35

原帖由 marklam 於 2009-1-6 22:15 發表

現在,大學由兩間增至九間,大學畢業生由佔適齡人士
的2%激增至18%,多出的七間是點「爆」出來?那便是
由理工、城市理工、浸會、嶺南那些以實用學系為主導
的學院「升格」而成。在大學生供過於求,我是僱主,
有得選的,當然是選以所謂「學以致用」的畢業生。
因為不需要花什麼時間教導,人家一入職便上手。
大學生畢業的首要任務是什麼?不是爭取2012雙普選,
不是讓RTHK過渡成公營機構,而是盡快找到工作,
還了一屁股GRANT LOAN!

學生選擇所謂「學以致用」的學系,很大程度上是
受家長及社會逼出來!.....(待續)



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 資料,
每年大學學額大約係適齡人口的18%.
大學學額當中更包括了非本地生, 學士學位及副學位(SUB-DEGREE)

可想而知, 香港學生入讀本地大學學士學位o既機會有幾多
雖然香港有九間大學,不過香港學生
入大學o既機會的確比鄰近地區/國家同亞洲四小龍低

至於學院升格.. 兩間理工學院o係升格之前,
已經有頒發學士學位, 升唔升格都係冇乜分別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