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KTO
發表於 2010-3-28 21:48
轉載:
特別的上層座椅。
hkaiw
發表於 2010-3-28 22:04
原帖由 JHKTO 於 2010-3-28 21:4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轉載:
特別的上層座椅。
這款座椅應該是在1995年設計的新電車模型時引進至現役電車試驗,當然之後便被木板椅背取代了。
ken0420hk
發表於 2010-3-28 22:12
原帖由 JHKTO 於 2009-12-12 12:1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年屈地街入廠位置都作過多次變更...
129965
衍生左3條路軌~
ken0420hk
發表於 2010-3-28 22:13
原帖由 JHKTO 於 2009-11-12 15:5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多謝hkaiw兄。我只記得英皇道那段,原來筲箕灣也有。
說起現存的電車路軌遺跡,還有石塘咀總站對出近山道橋底。
跑馬地個邊都有D電車路軌遺跡
JHKTO
發表於 2010-4-7 20:47
原帖由 hkaiw 於 2010-3-28 22:0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這款座椅應該是在1995年設計的新電車模型時引進至現役電車試驗,當然之後便被木板椅背取代了。
那麼是在哪架車試驗呢?
hkaiw
發表於 2010-4-7 21:13
原帖由 JHKTO 於 2010-4-7 20:4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那麼是在哪架車試驗呢?
應該有 #83, #122, #147: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371721&page=1
ML29
發表於 2010-4-7 22:01
原帖由 hkaiw 於 2010-4-7 21:1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應該有 #83, #122, #147: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viewthread.php?tid=371721&page=1
還有#71、#154。
當年用過黃、紅色軟墊座椅的除了上述五部用木板椅的車外,
記得還有#58、#95、#97等。
JHKTO
發表於 2010-4-10 19:49
原帖由 hkaiw 於 2010-3-18 20:3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那樣 #122 後來是轉用了長身鋁板,直至更換車身為止?
而且一直保持同一個廣告
轉載~
戰後款
1987年翻新
後期翻新
JHKTO
發表於 2010-4-12 10:29
原帖由 hkaiw 於 2010-2-23 21:0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找回《香港電車手冊》,內裡有一張1987年全新電車車身的平面圖,從短身鋁板及仍然是兩個正方形的電阻箱散熱孔,加上之前 JHKTO 貼過 #12 最初的樣貌,看來那個設計應該只套用至 #12 及 #127。 ...
#12是否屬於第二期翻新車?
除了#6、#12、#46、#88、#127外,還有哪架電車不屬於第一期翻新車但裝上兩個正方形的電阻箱散熱孔?
hkaiw
發表於 2010-4-12 12:39
原帖由 JHKTO 於 2010-4-12 10: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2是否屬於第二期翻新車?
是,這輛是首輛重新製造車身的電車(原有的車身運往美國)。
原帖由 JHKTO 於 2010-4-12 10: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除了#6、#12、#46、#88、#127外,還有哪架電車不屬於第一期翻新車但裝上兩個正方形的電阻箱散熱孔?
印象中是只有這5輛,如果從舊相片中看到,要分辨翻近電車與重新製造車身的電車應該可以這樣分辨:
翻新車身的電車:
.左邊牌箱的上方車窗是鵝蛋型(#36, #80, #89, #139, #141, #143, #144, #159)或不規則設計(#39, #41)
.車廂油上全白色(包括柚木車架)
.上層及下層座椅改用紅色塑膠座椅
.車柱較幼
.最初仍保留欄柵、車架兩邊仍保留木條,後來改裝較長身的鋁板
.右邊車尾門旁邊離地較高
後期翻新車身(即 #6, #46, #88, #121, #127)及最初重新製造車身的電車(即 #3, #12, #85):
.左邊牌箱的上方車窗是圓邊長方形
.車廂改用木紋防木膠板
.上層座椅獨立棕色塑膠座椅
.車柱較粗
.車頭及車尾的鋁板較短身
.裙板離地高度較後期重製車身的的高
.電阻箱散熱孔仍使用兩個正方形的款式(#3, #85 改用三個正方形散熱孔)
[ 本帖最後由 hkaiw 於 2012-7-26 23:04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