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king 發表於 2009-7-13 10:17

籍貫問題

相信大部份香港人(唔計新移民或者外省新娘)的籍貫是廣東省
其次就是相鄰省份廣西, 福建, 非相鄰省份的有浙江, 上海

不過, 同是相鄰省份的江西, 湖南, 就似乎極少, 原因是什麼?

DIH 發表於 2009-7-13 12:45

歷史因素。

廣東的,是自然的遷徙,或清末、二戰及內戰時從農村移居香港。
e.g. 我籍貫係廣東新會縣(即使佢被江門吞併我都係叫佢做新會縣),原因係祖父母一代在內戰時移居香港。
我媽那邊係番禺水上人,當年阿公阿婆都係逃難走到香港。
咁樣諗一諗,如果香港唔係割讓給英國可以作為避難港,南中國在戰後的復原可能沒有那麼快。

廣西的可能係因語言相通,先遷到廣東,再遷到香港。
e.g. 我教授係廣西人,母語為粵語,不過佢係去完美國留學之後來到香港。

福建同潮汕就問返佢地啦。

江浙一帶的人,有一批是逃避大躍進、文革等政治運動的知識分子或演藝人士,
這一批人為香港二十世紀中的文化興起及社會發展,貢獻良多。

江西湖南遷港人數少,可能因為這些省份的人都沒有受過很大的迫害,
或者要走都係順河而下/上,唔會翻過南嶺來到香港吧。

我無深入研究,都係聽返來架嗟。:lol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09-7-13 12:49 編輯 ]

238X 發表於 2009-7-13 21:51

其實樓主舉親都係沿海省份,
咁就已經比內陸省份如湖南、江西好大分別,
因為住海邊嘅人可以由水路逃難,
反觀粵北係崇山峻嶺,交通到而家都係相當唔方便!

cn2661_2d32 發表於 2009-7-14 01:10

反而想知本地人(原居民後代)多唔多用籍貫香港定係寶安/新安

大吉利事講,去寶福山拜山八卦望其他先人的碑文,從來都唔見有香港出現
寶安/新安即等如香港? 因我所知香港古名係用過新安同寶安)

brian 發表於 2009-7-14 01:15

原帖由 cn2661_2d32 於 2009-7-14 01:1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反而想知本地人(原居民後代)多唔多用籍貫香港定係寶安/新安

大吉利事講,去寶福山拜山八卦望其他先人的碑文,從來都唔見有香港出現
寶安/新安即等如香港? 因我所知香港古名係用過新安同寶安) ...
對於一d現代香港土生土長、沒有回鄉(或者根本唔鄉下已經冇親人)的"純正"香港人,
若干年後仙遊之後,墓碑上面寫o既,可能會係香港… (包括我自己…)

kmb3asv141 發表於 2009-7-15 06:05

原帖由 238X 於 2009-7-13 21:5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樓主舉親都係沿海省份,
咁就已經比內陸省份如湖南、江西好大分別,
因為住海邊嘅人可以由水路逃難,
反觀粵北係崇山峻嶺,交通到而家都係相當唔方便! ...
但係台灣果邊有唔小湖南, 四川, 江西等內陸省份貫籍人, 好難話係因為無水路逃難

ArnoldC 發表於 2009-7-15 17:12

原帖由 cn2661_2d32 於 2009-7-14 01:1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反而想知本地人(原居民後代)多唔多用籍貫香港定係寶安/新安

大吉利事講,去寶福山拜山八卦望其他先人的碑文,從來都唔見有香港出現
寶安/新安即等如香港? 因我所知香港古名係用過新安同寶安) ...


HKSAR管轄範圍未割讓前全屬「新安」,而新安在民國時代改名為「寶安」,所以香港原居民應該會以新安或寶安為籍貫。

PS「香港」其實是現今香港仔附近的一條圍村。

DIH 發表於 2009-7-15 22:57

原帖由 kmb3asv141 於 2009-7-15 06:0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但係台灣果邊有唔小湖南, 四川, 江西等內陸省份貫籍人, 好難話係因為無水路逃難
佢地可能係隨國民黨遷台的,係一次大規模政治遷徙,又唔同講法。

在民國建立前,由大陸遷台的漢人,應該以福建及客家為主吧。
台北捷運都是在國語後加上台語(閩南話一支)、客家話,之後才到英文。

我小學本手冊要填籍貫的,唔知而家有冇?
如果冇呢個途徑,下一代可能連「甚麼是籍貫」都不知道。

我有大學同學祖籍福建福清,有次聽到佢同親人講電話,以為佢講緊法文。:lol

要追溯的話,其實我祖宗都唔係新會人啦,族譜寫我祖先係中原人士,
歷代南遷避難,經過粵北珠璣巷,輾轉到達新會。
以前睇過一則報道,話宋朝時有一次大規模整理戶籍,大部分家族的族譜都是由那時開始,
當然孔家等顯赫家族可以一路追到春秋。

至於我在實驗室遇到的內地生,問佢地「來自哪裡」,都會答一些大城市,
但有時會覺得佢唔似那個地方的人,追問之下原來佢係近一兩代才遷至這些地方。
在內地,「籍貫」究竟有冇人知呢?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09-7-15 22:59 編輯 ]

barking 發表於 2009-7-16 10:12

原帖由 DIH 於 2009-7-15 22:5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在內地,「籍貫」究竟有冇人知呢?

有,尤其生活在城市的居民,都仲好重視自己個「鄉下」
只要「鄉下」仍然有田有地有人,其重視程度並非每個香港人所能想像
聽聞大陸兄弟好緊張爭地爭到內哄打交、反之香港的親屬多數懶理;食花生等睇戲。

又諗番起【再說長江】講三峽移民到其他省份
即使呢批人有「籍貫」,而且部份移民到新居地都配有田地,
我諗「籍貫」對呢類移民後代都無乜意義。

cn2661_2d32 發表於 2009-7-17 19:45

所以我在諗,對香港落地生根的香港人來講,上兩代都香港出世的話根本已可寫籍貫香港.
認自己係乜籍乜鄉又唔係有田有地分.

至少我會考慮第日生個仔會比佢認籍貫香港先
至於自己,老豆講落就無謂改啦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籍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