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n162 發表於 2009-8-19 23:19

中,東歐自由化二十年

1986至1989年,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實施開放政策,逐步解除對其衛星國的控制,引起中,東歐諸國人民要求經濟,社會和政治自由,例如波蘭團結工會日趨獲該國民眾普遍支持.1988年6月在蘇聯愛沙尼亞共和國塔林(Tallinn),十五萬民眾趁音樂節聚集於市中心廣場,通過歌聲和以非暴力形式,表達其強烈恢復完全獨立訴求.1989年8月至11月,東德居民接連發動集會,並於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和匈牙利的西德使館集結,要求放寬經濟管制,實施民主選舉,旅行自由.
其中最著名的事件為1989年8月23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共和國二百萬人民乘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定五十年紀念,無視蘇聯政府停電威脅,拉成人鏈集會,綿延六百公里,創下世界奇蹟.
結果,中,東歐諸國解除物價管制,放寬外匯流動,1991年包括波羅的海三國在內的蘇聯各共和國獨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於1993年元旦分裂,南斯拉夫除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獲獨立,其餘部份陷入內戰,血腥民族和教派屠殺迭起.

wln162 發表於 2009-8-22 12:14

中,東歐的社會民族衝突

縱然東歐諸國近年邁向民主,但當地各族之間出現許多分歧和仇恨.前南斯拉夫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獨立後,不承認吉普賽人的公民權,導致他們在就業上,社會設施使用等方面飽受障礙.
在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客搬弄民族議題,試圖淡化馬扎爾語(Magyar)教育和在公共文件上壓制其使用.
另據BBC報道,過去一年在匈牙利的吉普賽人常遭受襲擊,最少九人因而死亡.

wln162 發表於 2009-9-3 23:21

公民權的歧視與仇恨俄國人

1991年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共和國取得獨立後,制定國籍法時未有給予其全部法定居民公民權,僅賦予1940年或以前的兩國居民或其後代公民身份,實際上剝奪1940年以後遷入的蘇聯居民的總統,國會投票權及被選舉權,以至社會保險享用和從事律師,藥劑業權利.
再者,兩國教育部不斷祭出高壓措施,掐住俄語學校生存空間.例如削減課時,將教學語言轉為愛沙尼亞語或拉脫維亞語.
參考資料:大國悲劇-蘇聯解體的前因後果,雷日科夫(Nikolai Ryzhkov)著.

wln162 發表於 2009-9-16 20:55

社會保障的缺失和急速商業化

自從中,東歐進入市場經濟以後,大部份的社會保障名義上得以保留,可是不一定能夠讓民眾維持基本生活需要.即使在波蘭,匈牙利等相對發展程度較高的地區,離休人員每月補助只有約三百歐羅,但物價持續上漲,一些長者要住在木屋,甚至拾破爛作'補充收入'.
另一方面,大量外資企業湧進中,東歐,街頭巷尾都是跨國企業招牌.在華沙,名牌商店充滿市中心通衢,巨幅布幕廣告鋪設在整幢住宅樓宇,居民不見天日,但大樓擁有人為求利潤,不顧居民反對,當地政府坐視不理,任由商家擴展地盤.

wln162 發表於 2009-9-29 22:48

殘餘的鐵托情結

1945至1980年,克羅地亞軍事領袖鐵托(Josip Broz Tito)掌控南斯拉夫,對內以強硬手段平定各教派,民族極端運動,讓各族人民能夠互相容忍.對外主導不結盟運動,抗衡蘇聯,美國霸權.但鐵托晚年極端民族思維終於無法控制,後來更進一步演變為內戰,最終令南斯拉夫四分五裂.
近期,克羅地亞旅遊業者推出鐵托時代海岸防禦工事歷險旅遊,Rijeka當局甚至將鐵托曾經乘坐的輪船Galeb買下,重新修建成博物館.

wln162 發表於 2009-10-13 22:32

代用劵私有化

在1990年左右,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國等地政府派贈或讓民眾以低價購買國企代用劵,用以將國營工商業股份化及轉移到民間,並讓民眾分享其收入.
另一種方式是提供教育劵或路費劵,納稅人在繳稅後,政府發出憑證讓民眾使用特定限量的公共服務.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政府雖然採取類似措施,但無法阻止官僚資本和幫會用極低價收購股權,引導不公正財富轉移.
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Voucher_privatisation

wln162 發表於 2009-10-26 20:28

塞爾維亞族領袖因民族屠殺受審

1992至1995年波斯尼亞塞爾維亞族領導人Radovan Karadzic被聯合國戰爭罪行法庭提訊,指控他在位期間屠殺逾十萬波斯尼亞和克羅地亞平民,並強行驅逐居民,破壞民宅,聖地.但他能逃避追捕十三年,並於塞爾維亞族政界與知識份子間活躍,可見塞爾維亞包庇恐怖主義領導人的保護網十分龐大.
審訊原定從今天開始,但是Karadzic的法律顧問指他需九個月準備其答辯,缺席審訊.惟戰爭罪行法庭法官希望在2012年或以前作裁決.
資料來源:亞視國際台新聞,BBC.
http://news.bbc.co.uk/2/hi/europe/8325096.stm

wln162 發表於 2009-11-7 20:22

柏林圍牆倒下二十年

1961年,東德政府為免居民前往西柏林,在其邊界己方建築圍牆,並拆卸沿圍牆的建築物.在圍牆建立後,仍有約五千東德人成功進入西柏林,但有逾二百人遭邊防軍射殺.再者,圍牆落成首兩年,西柏林居民被剝奪前往東德(包括東柏林)的權利.
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治局領導人Krenz宣布:東德居民可直接前往西柏林和西德,同日行政部門決定修改建議,允許東德人到西德旅遊.最終東柏林居民湧入檢查站和圍牆,橫越邊界入西柏林,群情激昂.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東歐自由化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