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318@ERL 發表於 2010-1-12 23:36

[轉載] 從高鐵事件看香港鐵路生態

以下文章刊自09年11月29日明報


【明報專訊】廣深港高速鐵路計劃爭論多時,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不同界別有各自立場,當中鐵路愛好者和保育人士之間更有激烈爭辯,引起了筆者無限感慨。

鐵路愛好者是否盲目支持興建鐵路?

相信讀者已可猜到很多鐵路愛好者,都不約而同地支持官方(以西九龍為終點站)方案;保育人士卻因為本身的立場(例如保衛菜園村)而反對此方案,甚至反對香港興建高鐵,以致雙方爭拗不斷,令兩個圈子的人對立起來。由於筆者對保育運動沒有深入的了解,自問沒資格去評論他們的舉動。那麼,且先看看這班「鐵路迷」為什麼會這樣。

知識壟斷令大眾缺乏思考的材料

首先要澄清一點,喜歡鐵路並不代表要一併喜歡由政府或鐵路公司所提出的一切,社會上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立場,正如筆者身邊有一些「鐵路迷」朋友,雖然身在鐵路公司工作,但並不支持官方高鐵方案,不過,基於「飯碗」因素,他們不敢站出來指出高鐵種種缺點。同時,由於有不少較年輕的「鐵路迷」只懂片面的鐵路知識,未有充分考慮其他深層的因素,導致現時很多來自這個族群的高鐵言論,只餘下支持官方的意見,剛好跟保育人士的意見形成了鮮明的對立面。

既然是鐵路的「粉絲」,為什麼他們只懂得片面的鐵路知識?這就要談談鐵路公司的政策,回想起筆者兒時(起碼已經是二十年前了),香港大力發展鐵路系統,由興建地下鐵路,到九廣鐵路英段(現東鐵線)電氣化計劃,當時的社會跟現在很相似,人們在茶餘飯後都討論著鐵路線正建到何處,這些鐵路建設,亦造就了香港其後的繁榮。當時的政府和鐵路公司更藉著各種的渠道,讓市民認識「地下鐵」和「電氣化火車」這些嶄新的交通工具。

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當年《430穿梭機》節目中,一個由黎芷珊和鄭伊健    主持的地鐵   特輯,內容包羅萬有,由列車的駕駛、車務控制中心的操作、各款工程車的用途、車廠的設施,到員工的訓練方法都一一詳細介紹。還記得某年一次信號故障,有關方面亦有派員到各大傳媒,講解鐵路信號系統的故障安全保護(FailSafe)設計,就算發生了故障也不會引致列車相撞,令乘客和市民放心。可見當初有關方面無論對著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會不遺餘力地讓他們了解嶄新的鐵路運輸。

就是這些豐富的鐵路材料,引起了大眾對鐵路的興趣和認識,造就了今日上千計的鐵路從業員,每天用心地為市民服務,而社會亦因此對主事的技術官僚投下信心一票,相信他們能安全有效地營運我們每天都會乘搭的鐵路。

近年,這些與人為善的政策已漸漸遠我們而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公關手法──每當遇上事故,公關小姐總會圓滑地辯解「這是我們的車務安排」、「這是有關的技術設計」,藉著這些令人似懂非懂的詞句,便巧妙地隱藏了事件的過程甚至真相。如果你是社區組織的主事人,你更會有另一番感受﹕過去,兩家鐵路公司也十分樂意安排團體參觀車廠,讓公眾能更深入地認識這種每天為我們服務的交通工具。但在兩鐵合併   後的今天,這些活動都已成為過去,不信你大可以寄信到鐵路公司的公關部,申請參觀車廠,你將會獲回應說車廠不予向公眾開放,團體只能(隔著玻璃)「參觀」車務控制中心。不用說,當年經常舉辦的車廠開放日,現在也只能在照片中回味。

今天,這個唯一的鐵路營運者都已經自我封閉起來,使很多的民間鐵路興趣組織,變成了沒有活動舉辦的軀殼。兩鐵合併後,多個鐵路團體更怕開罪這個壟斷者,而有共識地不反對由官方所提出的一切。由於一班「鐵路迷」已經沒有了深入認識鐵路的渠道,以致他們一旦聽到有「官方」資料,便會趨之若鶩,不去(亦無法)思考便盲目支持,同時也令這個興趣圈子變成了鐵路公司的「一言堂」;民間亦因為對鐵路的認識不足,加上沒有跟官方溝通和交流的機會,於是關係變得猜忌和不信任,造成了今天各方的對立局面。

推廣高鐵 不止推銷硬件

過去,本港曾成功引入地鐵和電氣化列車,成為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但為什麼今天不能順利引進高鐵?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當鐵路公司引用日本   新幹線去宣傳本港高鐵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當地的JR每年都會舉辦車廠開放日,讓民間深入認識令他們引以自豪的新幹線?在日本的書店內,各種鐵路書籍成行成市,不僅形成了當地的鐵路文化,也令新幹線成為了日本人心中的「國寶」。

香港的鐵路主事人眼見別國成功推廣高鐵的時候,自己卻為了種種民間阻力而煩惱,不知他們有沒有想過日本鐵路的成功不單在硬件身上?不知何時,筆者再可以在坊間聽到市民「齊齊搭電氣化火車」和「地下鐵路為你建造」的雀躍聲音呢?

文 鐵路人


歡迎討論...

不用這麼快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我當然會加點評論吧:lol :lol

整個高鐵事件,除了被政治騎劫外,假若撥款真的失敗,那政府及港鐵的宣傳必定要記一功,因為宣傳上,其失敗程度直情可以與當年廿三條相比 :L
在事件之初,政府只裝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普遍市民的宣傳可以說是可有可無,而港鐵則因為只是一個掛名operator,因而宣傳上亦只留於片面。
就算近日去到審批撥款的時候,這兩大機構亦只是繼續不斷重覆又重覆那些舊而虛無的論點,如"促進經濟"或"邊緣化"等,對其他,就算是正面的資料也不會全方位地向普遍市民解釋,這也是令大部份被蒙在鼓裡的市民去相信『反高鐵才是硬道理』,甚至以為『不起高鐵會有錢分』

當然,近日官員被問到『口啞啞』的兩大難題,邊檢及列車服務細節這兩個問題,我只可以說,正如現時直通車服務一樣,這兩個問題跟本上就不到香港單方面去主導,而是要與內地商討的吧,不竟港鐵只是一個掛名operator,不過眼見官員回應的手法,只可以說他們可和當年的葉劉比~:L

053h4 發表於 2010-1-12 23:42

JF1261 發表於 2010-1-13 00:01

咁講真
今次依篇文又真係唔錯得哂

你睇下港鐵出來回應問題, 係幾咁公關化
又睇下政府份野回應錦上路方案份野, 對鐵路無認識ge 小市民根本就睇唔明 :)

其實點解咁多人buy 公專聯呢?
因為佢地宣傳做得好 , 識利用新媒體來講解
雖然內容方面大家都知咩事
但對小市民來講, 一定比政府的方案更易明白同理解
自然地得到大眾的信服

政府同港鐵一味就講咩經濟效益
無從技術方案向公眾宣傳為何錦上路方案不可行
咁樣己經輸了民心

[ 本帖最後由 JF1261 於 2010-1-13 00:08 編輯 ]

053h4 發表於 2010-1-13 00:06

JF1261 發表於 2010-1-13 00:12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1-13 00:06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咁個POWERPOINT 係近年港鐵少有的代表作
基本上都有力, 簡單直接, 搞到公專係立法會上難以回應
(但信息發佈上就差左D啦)

http://www.legco.gov.hk/yr09-10/chinese/panels/tp/tp_rdp/papers/tp_rdp1106cb1-322-1- ...

咁講真, 市民又好小會開立法會d 文件來睇
而政府向外宣傳又唔得
所以仲係好多人支持錦上路方案

053h4 發表於 2010-1-13 00:17

JF1261 發表於 2010-1-13 00:19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1-13 00:17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所以, 我覺得係港鐵的信息發佈奇差啦
起碼個POWERPOINT都放係港鐵網頁啊

以下為路政署的例子(中九龍幹線), 有晒政府文件, 重有剪報
起碼有証明自己做過野
http://www.central-kowloon-route.com.hk/chit/home.htm ...

希望佢吸取返高鐵教訓
沙中線 同西港島線會做返好d 宣傳工作啦 :lol

053h4 發表於 2010-1-13 00:34

waichiu 發表於 2010-1-13 00:40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1-13 00:3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坦白講, 港鐵連個通風樓問題都搞唔掂
點會有咩好結果.....

講宣傳, 港鐵係唔係唔識, 唔係, 但係, 點解搞成咁
我覺得佢太商業化唔講政治

沙中線又係個網頁到列少少資料就算, 同路政署D工程網站比
都輸幾條街
可況 ...
同意呀, 你去立會網站鐵路事宜小組都多過港鐵網站好多

on11358 發表於 2010-1-13 00:45

其實最無資格話咨詢不足既係菜園村/大角咀居民,因為過往多次地區區議會交通咨詢委員會開會都有提過廣深港走線,
反而其他唔受廣深港工程影響地區居民,接觸資料來源可能只靠廣告等片面資訊,又唔會click入去港鐵公司資料果邊。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轉載] 從高鐵事件看香港鐵路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