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直威大王 發表於 2010-3-24 19:34

求以前103路線資料

1)求103行經中環時的行車路線?
2有沒使用過鴨和短龍做掛牌?
3)求BL年代的掛牌

nwfb1601 發表於 2010-3-24 21:45

1. 103 去九龍方向,經中環年代0既路線:......花園
    道→德輔道中→雪廠街→遮打道→美利道→金鍾
    道。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rolleyes.gif

KMB-ATE1 發表於 2010-3-24 22:22

再早期D既中環行車路綫(1973):
http://images4.wikia.nocookie.net/__cb20100219131011/hongkongbus/zh/images/thumb/9/92/XHT_104_Commencement_Notice_19730128.JPG/647px-XHT_104_Commencement_Notice_19730128.JPG

搭單:有無人知道103開綫時既行車路綫同上面剪報既有咩唔同?

peter925 發表於 2010-3-24 22:47

BL 71, 72, 95, 99, 100, 101,

Choi 發表於 2010-3-24 22:54

103什麼時候撤離皇后大道東的?
那時候沒有人投訴沒有車上半山嗎?

Crotone 發表於 2010-3-24 23:03

原帖由 peter925 於 2010-3-24 22:4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BL 71, 72, 95, 99, 100, 101,
仲有BL106 都係103掛牌

ricky619 發表於 2010-3-24 23:06

原帖由 Choi 於 2010-3-24 22:5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03什麼時候撤離皇后大道東的?
那時候沒有人投訴沒有車上半山嗎?

當時邊有投訴文化架,
話改就改, 話取消就取消架啦,
邊有而家咁麻煩.
:L

n281 發表於 2010-3-24 23:19

.

一 些 未 出 版 的 稿 件
( 本 貼 文 只 列 出 1972 年 至 1995 年 港 島 區 行 車 路 線 )

九巴/中巴---- 103 橫頭磡←→蒲飛路
1972年8月3日起投入服務,以配合海底隧道通車,此路線不設小童優惠,學童月票、學童半價乘車証及代用劵亦不適用於乘搭此線,投入服務初期,每天服務時間為 07:00 至 20:00。
由於投入服務初期,中巴出現巴士不足情況,所以在1972年8月31日或之前,103號路線只由九巴經營,由1972年9月1日起,此路線由九巴及中巴聯合營辦。
(同時增闢新線:過海隧道路線101、102)

1973年1月28日起,來回程九龍區不經油麻地及九龍塘,港島區改經皇后大道東。
往蒲飛路方向,改經:聯合道、太子道、窩打老道、培正道、公主道、康莊道、海底隧道、堅拿道天橋、堅拿道東、禮頓道、摩理臣山道、皇后大道東、金鐘道、昃臣道、遮打道、美利道、紅棉路,然後折回上亞厘畢道原有路線行駛;往橫頭磡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花園道後,改經:皇后大道中、畢打街、遮打道、美利道、金鐘道、皇后大道東、摩理臣山道、禮頓道、堅拿道西、堅拿道天橋、海底隧道、康莊道、公主道、培正道、窩打老道、界限街、聯合道。(同時增闢新線:九巴104)

1974年4月16日起,配合香港首條「巴士專用綫」啟用及半山區實施新交通管理措施實施。
往橫頭磡方向,途經:薄扶林道、般含道、柏道、羅便臣道、花園道,然後折回皇后大道中原有路線行駛。
(同日開辦路線:中巴13、23A、同日更改路線:中巴3、4「特別快車」、12、23)

1974年5月13日起,恢復1974年4月15日或之前往橫頭磡方向在半山區的行車路線,往橫頭磡方向,途經:薄扶林道、般含道、堅道、上亞厘畢道、花園道,然後折回皇后大道中原有路線行駛。(同日更改路線:中巴12)

1976年4月7日起,配合建造地鐵工程而實施的交通管理措施,往蒲飛路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金鐘道後,改經:德輔道中、雪廠街、遮打道,然後折回美利道原有路線行駛;往橫頭磡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皇后大道中後,改經:畢打街、德輔道中、金鐘道,然後折回皇后大道東原有路線行駛。
(同時更改路線:中巴5C、6、6A、11、15、23、23B、25、九巴200、過海隧道路線101、104、105、111、121)

1976年5月16日起,改為 樂富←→蒲飛路,改經九龍塘、衛理道、銅鑼灣及軒尼詩道,不經九龍城、皇后大道東及中環。
往蒲飛路方向,途經:聯合道、橫頭磡東道、富美街、橫頭磡巴士總站、聯合道、窩打老道、亞皆老街、染布房街、窩打老道、衛理道、加士居道、漆咸道、康莊道、海底隧道、告士打道(東行)、天橋、告士打道(西行)、百德新街、怡和街、禮頓道、摩理臣山道、灣仔道、菲林明道、軒尼詩道、金鐘道、紅棉路,然後折回上亞厘畢道原有路線行駛;往樂富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花園道後,改經:金鐘道、軒尼詩道、忌利佐治街、百德新街、告士打道、海底隧道、康莊道、漆咸道、加士居道、衛理道、窩打老道、染布房街、亞皆老街、窩打老道、聯合道、富美街、橫頭磡東道、聯合道。
(同時增闢新線:過海隧道路線113)

1976年8月22日起,來回程繞經中環及修改銅鑼灣行車路線
往蒲飛路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海底隧道後,改經:告士打道(東行)、天橋、告士打道(西行)、波斯富街、禮頓道、摩理臣山道、灣仔道、菲林明道、軒尼詩道、分域街、告士打道、夏愨道、干諾道中、雪廠街、遮打道、美利道、紅棉路,然後折回上亞厘畢道原有路線行駛;往樂富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上亞厘畢道後,改經:花園道、下亞厘畢道、雪廠街、遮打道、美利道,然後折回金鐘道原有路線行駛。

1977年12月19日起,往蒲飛路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菲林明道後,改經: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雪廠街、遮打道,然後折回美利道原有路線行駛。

1978年7月24日起,來回程不繞經染布房街及亞皆老街,並修改中環行車路線
往蒲飛路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聯合道後,改經:窩打老道、衛理道,然後折回加士居道原有路線行駛;依原有路線駛至金鐘道後,改經:皇后大道中、德己立街、威靈頓街、擺花街、荷里活道、亞畢諾道,然後折回堅道原有路線行駛;往樂富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加士居道後,改經:衛理道、窩打老道,然後折回聯合道原有路線行駛。

1979年2月16日起,修改港島區行車路線
往蒲飛路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海底隧道後,改經:告士打道(東行)、天橋、告士打道(西行)、分域街、軒尼詩道、金鐘道、德輔道中、雪廠街、遮打道、美利道、紅棉路、堅尼地道、上亞厘畢道,然後折回堅道原有路線行駛。

1981年1月5日起,往蒲飛路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金鐘道後,改經:德輔道中、昃臣道、遮打道,然後折回美利道原有路線行駛。

1984年9月27日起,配合中區實施新交通管理措施,往蒲飛路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海底隧道後,改經:告士打道(東行)、天橋、告士打道(西行)、夏愨道、天橋、干諾道中、昃臣道、遮打道、美利道、金鐘道、紅棉路,然後折回上亞厘畢道原有路線行駛。
(同時更改路線:中巴12M、21M、23B、79M、90M、721、過海隧道路線200)

1985年5月24日起,配合銅鑼灣實施新交通管理措施,往樂富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軒尼詩道後,改經:怡和街、百德新街,然後折回告士打道(西行)原有路線行駛。(同時更改路線:中巴5B、15B、24、76、九巴200、過海隧道路線170)

1986年4月14日起,配合中區實施新交通管理措施,往蒲飛路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夏愨道後,改經:天橋、干諾道中、會所街、遮打道,然後折回美利道原有路線行駛。

1987年12月7日起,延長為 竹園邨←→蒲飛路

1995年9月1日起,103號路線由 城巴/九巴 取代 中巴/九巴 經營。
城巴及九巴均全線以空調巴士服務。
往竹園邨方向,依原有路線駛至上亞厘畢道後,改經:花園道、德輔道中、雪廠街,然後折回遮打道原有路線行駛。
(同日由城巴取代中巴經營經營的路線:7、11、37、40、40M、71、73、85、99、260、511、592、同日由城巴/九巴取代中巴/九巴經營的路線:182)

[ 本帖最後由 n281 於 2010-3-24 23:24 編輯 ]

Choi 發表於 2010-3-24 23:31

原帖由 n281 於 2010-3-24 23:19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

一 些 未 出 版 的 稿 件
( 本 貼 文 只 列 出 1972 年 至 1995 年 港 島 區 行 車 路 線 )

九巴/中巴---- 103 橫頭磡←→蒲飛路
1972年8月3日起投入服務,以配合海底隧道通車,此路線不設小童優惠,學童月票、學童半 ...

改來改去,兜來兜去.:Q
三十餘載,一個慢字.:L

n281 發表於 2010-3-24 23:42

原帖由 Choi 於 2010-3-24 23:3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改來改去,兜來兜去.:Q
三十餘載,一個慢字.:L

103應該係隧巴路線中
改得較多既路線

大家應留意
1976至1979年往蒲飛路方向
要繞入銅鑼灣及灣仔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求以前103路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