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37 發表於 2005-12-16 17:34

superay在 2005-12-16 04:51 PM 發表:



只要安排恰當的話是沒有問題的。即使現在,東鐵路上依然有柴油火車行駛。
當然若果安排得不好的話,會有車阻車或車追車的問題。
(就是因為如此,SP1900用ATO的話加速率會變低。)

有錯請指。

我最不明白的是為何兩種速度不同的車輛 (柴頭+客車/EMU) 不能在同一條路軌上行駛 :o
當年ge 東鐵路段仍然係近郊路線, 班次一定比現時疏
就算柴頭行得慢, 加速又慢都唔會阻到後車好多時間~

[ Last edited by AL37 on 2005-12-16 at 17:46 ]

bandido 發表於 2005-12-16 17:42

2A_DL13在 2005-12-16 04:37 PM 發表:



九龍塘站於1982年5月6日完成,而最後一期電氣化工程則於1983年
7月16日正式投入服務。換句話說於九龍塘站,至少有一年是有柴油
火車「路過」。另外文中亦提及,九鐵取消開放式收費系統是電氣化
過程後的事,我的疑問是,會否同時有不同車站有兩套不同的系統?


正確呢~~柴油車在九龍塘是會飛站的.....

至少有兩個站是在電氣化後仍然沒有設置出入閘機的, 即上述所講的馬場及羅
湖, 在羅湖車費大幅增加前, 至少有一段時間是用人手收票的, 如果你不怕的話,
的確可以買最平的車票往羅湖, 就算是截到要罰款, 也只是補回車費差額的雙
倍, 當時九龍至羅湖票價的票價只是$5, 即是補票也只是$10以下.....所以.....:P

2A_DL13 發表於 2005-12-16 17:57

bandido在 2005-12-16 17:42 發表:



正確呢~~柴油車在九龍塘是會飛站的.....

至少有兩個站是在電氣化後仍然沒有設置出入閘機的, 即上述所講的馬場及羅
湖, 在羅湖車費大幅增加前, 至少有一段時間是用人手收票的, 如果你不怕的話,
的確可以買 ...

突然想起,為何在九龍塘站要飛機?難道是要追時間?

2A_DL13 發表於 2005-12-16 18:00

AL37在 2005-12-16 17:34 發表:



我最不明白的是為何兩種速度不同的車輛 (柴頭+客車/EMU) 不能在同一條路軌上行駛 :o
當年ge 東鐵路段仍然係近郊路線, 班次一定比現時疏
就算柴頭行得慢, 加速又慢都唔會阻到後車好多時間~

[ Last edite ...

但當年的電氣化火車班次會否比柴油車頻密呢?我以不同航速
的渡輪,即慢船及快船,即使快船比慢船遲開,快船是仍然可
比慢船早到達離島的,來想像當年的東鐵會否出現車阻車的問
題而已。

chan6723 發表於 2005-12-16 18:26

2A_DL13在 2005-12-16 06:00 PM 發表:



但當年的電氣化火車班次會否比柴油車頻密呢?我以不同航速
的渡輪,即慢船及快船,即使快船比慢船遲開,快船是仍然可
比慢船早到達離島的,來想像當年的東鐵會否出現車阻車的問
題而已。

就算係咁,九鐵沿線有部份車站係有超過兩條路軌的。
例如沙田,火炭。如果電氣化火車「追倒」柴油火車,
大不了架柴油車係沙田「讓」架電氣化火車行先囉。

就好似而家東鐵列車有時都要係沙田入 1 或 4 號月台
讓直通車係 2 或 3 號月台「爬頭」一樣。

另想問,以前九鐵裝閘機時,係咪除羅湖同馬場外,
只要該站有電氣化火車停站載客,就一定係改用閘機
而放棄用人手 check 飛?咁又有冇站係未有電氣化火
車之前就已經改用閘機?

ATE24 發表於 2005-12-16 18:44

2A_DL13在 2005-12-16 04:37 PM 發表:


羅湖口岸關門後,仍然有火車前往羅湖?
會唔會係俾o的邊境居民仲有車返屋企?

我覺得唯一合理o既答案係 le 個。

solomon 發表於 2005-12-16 21:29

紙票的出現, 其實在電器化初期已有, 當時上水等未電器化車站,
是售賣新票, 以便在九龍等閘機出閘, 反過來說, 於上水等未電器
化車站是自出自入, 全面封閉管理, 在新車站大堂啟用, 再配合電
器化列車, 一併出現, 尤記得上水站北的訊號樓旁, 是一平交道, 其
實當年電器化工程, 還包括雙軌化, 車站更新, 出入閘系統等, 在新
舊交替期間, 有很多現在想不到的, 記得最後的舊車旅程, 是羅湖
至大埔墟, 再轉電器化車至九龍, 至於第一次乘電器化列出的經歷
更妙, 是初通車至沙田年代, 由於在九龍落錯月台, 一家人竟走至
站尾掉頭處走回其他月台, 其實一直以來, 鐵路局的管理時代是相
當寬鬆, 至於兩代車速的問題, 留意台灣, 相信可給大家一些答案,
留意那年代, 班次根本不是今天的數分鐘, 如果用數個字去想, 便
明白當年的運作, 尤其是沙田時代, 跟本一組三卡的列車很少, 主
力仍是舊車, 大埔墟時代則轉為新車主力, 至後來的只服務大埔至
羅湖, 想像舊車是一班貨卡便容易明白了, 其實我最後一次的舊車
旅程, 竟在舊大埔墟車站等上半小時, 只因等前車(應也是舊車)開
出, 最後竟有乘客下車步行至新站, 可能今天很難想像, 實際上非
常平常, 那天, 舊大埔墟車站已停用, 還記得小販的叫:熱雞脾啊....
菊花茶檸檬茶.....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1980年12月18日 - 火車出軌 橫掃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