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Y 發表於 2005-12-28 12:54

marklam 發表於 2005-12-28 17:58

原帖由 CPY 於 2005-12-28 12:54 發表


其實無線播馬是純「政治」事件。

林百欣時代的亞視崇尚「無為而治」的儒家哲學,將權力下放及鼓勵自由創作。

其中一個特色是在清談節目中,主持人可以在直播時間自由發揮。其中代表作就是
「今夜不設防」、「今日睇真D」等等,賽馬節目亦一樣。

八九十年代,賽馬節目是以董驃為首的主持組合,拜練馬師經驗所賜,並憑良心出發
主持賽馬節目,故此以董驃為首的主持組合經常在現場直播的節目中不避諱批評馬會運作。
整整五小時的日馬直播節目(約12:50至18:00)可以有兩至三小時時間完全不提及任何賠率
和派彩消息。節目甚至變成類似「龍門陣」的時事清談節目,透過披露馬會、馬房運作、
練馬師與騎師、馬主之利益關係、披露競賽小組執法不公之現象闡述現實社會人與人之間
醜惡一面。但這種節目製作形式卻令投注額不跌反升,並於1996/97年賽馬投注額創出有史
以來最高的850多億(有錯請指正!)。而董驃亦成為港澳地區馬迷的精神領袖。

這種不避諱的批評引起馬會董事局不滿,因為他們不能容忍賽馬節目倒戈批評馬會。
而亞視基於「無為而治」的政策,無意撤換以董驃為首的主持組合,故在96/97年
馬季完結後將賽馬轉播權改判予無線,為期四年(有錯請指正!),包括六合彩攪珠
直播。目的是要停止董驃繼續批評馬會。董驃由97/98馬季起繼續澳門馬會練馬師的生活,
不避諱批評香港馬會運作的風格亦出現在主持澳門賽馬直播節目中。

董驃離去後,自97/98馬季起投注額便每下愈況,跌至04/05馬季的650多億(有錯請指正!)。
馬會曾歸咎於無線差劣的節目製作及不肯讓步(例如第一場日馬和午間新聞播映時間有衝突,
但亞視即使待至陳佩琳離開主播台後,第一場日馬賽事仍未開始,馬迷可把握最後機會觀看
馬匹和騎師狀態下爭取最後下注機會,兼完整直播十場日馬賽事),故此在2001/2002年馬季
開始將播映賽馬節目的電視台改為亞視。為避免重蹈亞視派出「不適當」的人選主持節目,
同年起馬會成立「廣播事務」科自行製作賽馬節目,及改為購買播映時段,取代過往電視台
競投直播牌照的方式,而六合彩現場攪珠直播則繼續由亞視自行製作(但不包括監測攪珠的
獎券管理局部分受惠機構的負責人,獎券管理局於2003年8月1日解散,有錯請指正!)。

不過,投注額仍繼續下跌,在04/05年馬季董驃獲官台香港電台邀請再次主持香港賽馬直播節目。
而不避諱批評香港馬會運作的風格亦再次出現。再度引起馬會董事局不滿,並觸發今年六月
言論自由與賽馬直播節目存在意義的爭拗,事件最後由政府領導層介入調停。香港電台對外
表示以善用資源製作節目停止直播賽馬節目,但在馬迷心目中,真正的背後原因卻是亞視
97/98馬季被逼停播賽馬節目的「翻版」故事。

董驃再次退出主持香港賽馬直播節目後,賽馬投注額仍繼續下跌,但馬會沒有考慮提升賽事
執法質素,只繼續將賽馬活動大眾化的市場策略,包括送紀念品、工展會攤位宣傳、國慶
聖誕及農曆新年賽馬日改以嘉年華形式舉辦賽馬活動,最近則加強了提醒馬迷收看馬會自行
製作節目之宣傳活動,不過,投注額卻沒有明顯上升。有評馬人透過文字傳媒批評,大眾化
市場策略不能提升賽馬投注額,即使政府在2002年5月31日通過打擊跨境博彩的法例強逼市民
將投注(包括賽馬和足球)貢獻給馬會,若會方仍漠視賽事執法水平的影響力,投注額便不斷流失
往馬會旗下足智彩和外圍莊家手中。由於足智彩的毛利率逐步下降,整體投注額下跌的最終受害
者仍然是香港馬會與及公益金、女童軍等非牟利團體,這時候馬會便不能將投注額下跌歸咎於
外圍莊家。

回首過去,董驃在亞視及香港賽馬事業中貢獻良多,馬迷究竟需要一個甚麼樣的賽馬節目呢?

答案在……亞視。(參考:803)


你在上述所講的理由有一定道理。

當時馬會把賽馬及六合彩的轉播權由亞視改為無線,除了
「董驃事件」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亞視大約於95/96
同時轉播澳門賽馬,令香港馬會有所損失。(當時我第一次
聽到此理由都覺得匪夷所思,香港賽馬的投注額遠較澳門為
高,馬會實在沒必要旨在澳門賽馬那些「雞碎咁多」的投注額。)

OT:其實香港賽馬的投注額不斷下降有好幾個因素:
(1)早期香港的經濟不景。
(2)有很多新式的投注活動,當中以賭波為最明顯的例子。
因為賭波比賭馬,容易賭之餘派彩亦吸引。
(3)近十年來,賭香港馬的難度越來越高。以前比賽的
馬匹不多,只要勤刨馬經,都有嬴的機會。但這幾年
又有自購馬,又有配售馬,不易作出比較。再加上近年來
場數太多(以前馬季是每年九月中至五月尾,而每個
賽馬日都是日馬八場,夜馬六場而已),而每場
出馬幾乎出足十四匹(以前很少一場馬有成十四匹那麼多
,這或多或少受當時跑馬地馬場地理環境所限),
一定程度上馬迷沒有「餓馬」的感覺。

反而因為董驃不再做賽馬節目對投注額的衝擊不太明顯。
自從有線開始播馬後,新一代的馬迷都多看有線賽馬
(或者您可以話這群新一代的馬迷「不識貨」)。不過
幾個月傳出董驃健康大不如前,未知他現時情況如何。

[ 本帖最後由 marklam 於 2005-12-28 18:00 編輯 ]

ykh 發表於 2005-12-28 18:04

小弟唔見到上手留言,都唔知馬會同董驃有咁多牙齒印

virus 發表於 2005-12-29 10:06

n281 發表於 2005-12-29 13:54

原帖由 virus 於 2005-12-29 10:06 發表
改回亞視播馬後,
好像頭兩年依然是採用舊有的方式,
之後才是由馬會製作,並租電視台的時段。

改回亞視播馬後,
首年的節目是外判給東方魅力製作

fv682 發表於 2005-12-29 14:44

我淨係知道
而家D評馬人真係唔係好掂

吳生講賽事完全係一個煩字
張小姐把聲唔知點咁
黃生有一次"賽後你點睇"讀賽後報告
"......導致馬匹粉粉(紛紛)向外斜跑"

真係你睇埋我果份

64K 發表於 2005-12-29 18:24

原帖由 CPY 於 2005-12-28 12:54 發表
......馬會曾歸咎於無線差劣的節目製作及不肯讓步(例如第一場日馬和午間新聞播映時間有衝突,
但亞視即使待至陳佩琳離開主播台後,第一場日馬賽事仍未開始,馬迷可把握最後機會觀看
馬匹和騎師狀態下爭取最後下注機會,兼完整直播十場日馬賽事).......

其實國際台播夜馬都要由第三場開始。

無線用盡方法打低「友台」,
但卻偏偏留下一線,
否則亞視根本無存在價值。

CPY 發表於 2005-12-30 11:16

chrisappear 發表於 2005-12-30 14:56

原帖由 ykh 於 2005-12-28 18:04 發表
小弟唔見到上手留言,都唔知馬會同董驃有咁多牙齒印
如果唔係咁多牙齒印,董驃應該早已不是電視台評馬人,而是局中人.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點解無線唔拎播馬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