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_Hang 發表於 2010-7-6 00:36

原帖由 gurubb 於 2010-7-6 00:0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oh...原來同八達通無關的.. 我意為是同一個原理.

當然,八達通是領導性的系統.

美 / 加是較保守的, 不喜歡太新的事. 另外成本也是大問題.
刮卡車票估計是day pass 吧.. ...

版友貼那張刮刮票並不是 DAY PASS, 是一張兩個鐘頭内有效的車票!

S3BL100 發表於 2010-7-6 01:00

原帖由 gurubb 於 2010-7-6 00:0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oh...原來同八達通無關的.. 我意為是同一個原理.

當然,八達通是領導性的系統.
美 / 加是較保守的, 不喜歡太新的事. 另外成本也是大問題.
刮卡車票估計是day pass 吧.. ...

科技來說,美加其實不算太保守;在經濟還可以的地區,周圍不少人都使用智能手機。當然,儘管美國是眾多高新科技的pioneer,
不少民用、公用科技,先進及普及程度與香港還有一段距離。香港的優勢,在於創新地應用別人的pioneering advances,缺點在於basic research欠奉。

反而,我認為成本才是重點。美國絕大多數transit agencies都是由政府包底,實際上不少公交營運都是嚴重虧蝕
(例如本人現時居住的某西岸小鎮,人口只有十萬人左右,巴士開30分鐘一班,
非繁時每程可以載少於10人,繁時也好不到哪裏,每程US$1.75,肯定蝕到入肉)
在public transit需求甚低,revenue side已經不能支持的情況下,再加上多個地區財政出現嚴重問題,
同時一班fiscal conservatives反對政府增加開支,大家認為短期內可以發展smart card嗎?;P

上年到過東岸。紐約號稱全美國公交使用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地鐵還不過是使用磁帶車票,
而regional transit services(例如長島鐵路,NJ Transit,還有amtrak),仍使用打孔車票,由乘務員查票。;P
巴士方面,本人住過的幾個地區,大多數都可以上車時索取轉車票,轉車票只是普通一張紙而已。;P

053h4 發表於 2010-7-6 01:49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A smart card is not a smart card...